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泻胃胀 >> 胃胀气的原因 >> 正文 >> 正文

冬医院三伏贴开贴啦

来源:腹泻胃胀 时间:2021-3-17
程少为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05703.html

冬病夏治三伏贴

三伏贴疗法,又名天灸。“三伏贴”根据中医基础理论,顺应四时特性,采用道地本草,纯手工制作,将特别调配的中药敷贴于特定穴位,渗透皮肤、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使之持续激发穴位功能,激发人体的阳气,增强抗病御寒排湿能力。

庚子年初,时令当冷而暖,正气隐藏反浮,新冠肺炎防控任务艰巨。中医讲,天人相应,借助三伏时节天之阳气,通过把阳性、热性的药物贴敷于相应的腧穴,提升正气,协调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

“三伏贴”适应症

1.亚健康调理:免疫功能低下、易感冒、怕冷、四肢难温、易生冻疮、亚健康状态等人群。

2.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炎、体虚感冒。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4.妇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5.免疫系统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产后风湿、皮肌炎、抗磷脂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及硬皮病等症见关节疼痛、怕冷、晨僵等不适的风湿疾患。

6.小儿科疾病:小儿反复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厌食、遗尿等。

7.肾脏病、内分泌: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及性功能失调等症见腰膝酸软、乏力、怕冷、性欲减退及月经不调等不适的肾病、内分泌疾患。

8.痹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

9.正常人若没有以上疾病的普通人群,亦可贴三伏贴以扶助正气,改善体质。

“三伏贴”禁忌症

1.实热症:当天发烧者,一般不宜治疗,急性咽喉炎、发烧、痰黄等急、热症患者也不宜治疗。

2.孕妇及经期:因贴敷药物为辛温走窜之品,所以孕妇及月经期及月经量多的女性不宜治疗。

3.贴敷部位有开放性伤口,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不宜治疗。

4.对贴敷药物或敷料过敏者不宜治疗。

5.未满2周岁儿童不宜治疗。

“三伏贴”注意事项

1.敷贴一般连续3年为一个疗程,每年的头伏、中伏、中伏加强、末伏当天进行贴敷效果最佳。

2.每次敷贴时间为成人4—6小时,儿童2—4小时。敷贴期间不要洗澡、不要游泳,避免吹冷空调,部分患者贴敷后局部可能出现灼热、瘙痒、疼痛等感觉,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皮肤刺激反应强烈者可提前将药物取下。部分患者敷贴药后可出现水泡,属于正常现象,可应用无菌针头挑破,防止感染。

3.敷贴期间,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油炸枯焦、肥甘厚腻食物,禁食海鲜、牛肉、羊肉等食物,以免助湿生痰。少食桂圆、荔枝类助热食品。

4.敷贴后有皮肤过敏者(敷贴边缘有红色丘疹),请及时去掉膏药,给予皮炎平或肤轻松等抗过敏膏药涂擦。

5.有出鼻血的情况,请及时去掉膏药,低头,用冷水敷头、颈、鼻部,及时按压出血一侧鼻孔一分钟。上述处理无法缓解者请及时就医。

6.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的病人不宜敷贴;宜先治疗控制症状,而后考虑相关治疗。

_

伏前加强贴

7月6日—7月15日

初伏

中伏

末伏

7月16日—7月25日

7月26日—8月4日

8月5日—8月14日

末伏加强

8月15日—8月25日

预约

杨医师

赖医师

毛医生

谢医生

预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yy/6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