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宝宝肚子鼓鼓时,不少爸妈会产生疑问:“宝宝是不是胀气呢?需不需要去看医生?”其实,宝宝肚子鼓不一定是胀气,而且即使宝宝有胀气现象,也不一定要看医生。
为什么说宝宝肚子鼓不一定是胀气?
这是因为小婴儿腹壁肌肉发育尚不完善,但需容纳与成人一样多的内脏器官,所以看起来圆圆大大。且他们腹部常受肠胃内容物影响而发生变形,表现是吃饱后,他们的腹部比较膨隆;在饿了或刚排过大便后,腹部则相对平坦些。
因此,宝宝肚子鼓,只要他精神状态好,进食、大小便、睡眠状况及生长发育正常,就无需担心。
那什么情况下表明他有胀气现象?
若宝宝肚子是鼓起来的,但在他不用力的情况下摸起来发硬,此时用手轻敲肚皮会有响声。有宝宝肚子会发出咕噜噜的声音,有打嗝放屁现象,这种情况一般就是胀气了。
婴幼儿胀气是常见现象,父母不需特别紧张。但如果宝宝胀气症状明显,伴有频繁呕吐、不吃奶、精神差、排便异常、或可以摸到类似肿块的东西,那么则需及时就医检查了。
宝宝胀气什么原因?该怎么办?
(1)吸入过多空气。母乳喂养宝宝的衔乳姿势不正确,或是奶瓶喂养的宝宝吮吸太急、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时,宝宝有可能吸入过多空气,以至嗝气或腹胀。此外,宝宝过度哭闹也容易导致胀气。
应对措施:母乳喂养哺乳时,保证宝宝嘴部将乳头和乳晕全都含住;使用奶瓶喂哺时,注意让奶液充满奶瓶嘴的前端;注意不要让宝宝饿太久,避免因急促吞入大量空气;宝宝吃完奶后竖抱拍拍后背,或进行腹部按摩;
(2)消化不良。宝宝肠胃发育不成熟,很容易因喂养不当引起消化、吸收不良,食物在肠道堆积,产生大量气体。
应对措施:母乳喂养的妈妈注意饮食清淡,少食用过油腻、糖分过多、脂肪过高食物;人工或混合喂养宝宝建议按奶粉食用说明进行冲调,少食多餐;添加辅食的宝宝少吃含有不易消化、多糖的食物,这类食物会在消化道内发酵并产气,如:番薯、薯条、豆类、甜瓜等;
(3)乳糖不耐受。患有此症状宝宝,因体内无法生成足够乳糖酶,或暂时性体内缺少乳糖酶,难以分解乳糖,在摄入母乳或乳品后,乳糖在肠道内发酵,造成宝宝拒奶、吐奶、肠绞痛、腹泻、腹胀、臭屁连连等。
应对措施:乳糖不耐受宝宝症状轻重不同,症状较轻宝宝可以采取少量多次喂养;严重不适应母乳及乳制品宝宝在医生建议下食用无乳糖奶粉缓解症状。
(4)病理性因素造成。包括疝气、腹部长肿瘤、腹部实质器官(例如肝、脾、肾)肿大、腹水、泌尿系统出问题等。
应对措施: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往期回顾
更新丨如何识便便,观健康?新手妈妈必读!(上篇)
更新丨如何识便便,观健康?新手妈妈必读!(下篇)
健康丨严寒侵袭,如何打好孩子健康保卫战?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yy/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