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家可能听说过幽门螺杆菌和胃癌的关系,但是都不太重视。终于!科学家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引发胃癌的可能机制。
幽门螺杆菌会诱发胃癌?年8月16日,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学研究所的ThomasF.Meyer博士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首次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导致胃癌的可能机制。他们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诱导胃粘膜下方干细胞的过度增殖,致使干细胞在增殖过程中积累大量的DNA损伤,从而诱导癌症的发生。
22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定为胃癌的一类致癌原,认定胃癌和幽门螺杆菌有直接关系。但是从临床来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致病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人会得胃炎,其中50%的人没有任何症状。10%~15%的人会发展成溃疡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部分患者会发展成胃癌。”
人体中的幽门螺杆菌从哪里来的?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身上的幽门螺杆菌是哪里来的。医院姬忠辉主任说:主要是经口传播,大多数感染者其实早在青少年时就被感染了。感染后,一部分病菌会通过机体自行清除掉,大部分人转变为慢性感染。
他认为,有的人体检一查出来Hp抗体阳性,就认为自己肯定被感染了,“这也是错误的认识,作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Hp抗体检测只是说明是否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并不代表现正在感染”。
幽门螺杆菌进入人体后,人体会产生抗体抵抗这一病菌,治疗后如果病菌被杀死了,抗体的消退也需要一年左右时间,如果恰好这期间检查,那就会显示抗体阳性。即使之前没有做过针对性治疗,但曾因为其他疾病服用过抗生素,幽门螺杆菌也可能被同时杀死。
得了幽门螺杆菌,该怎么办?“最近才知道我得了幽门螺杆菌,怎么办怎么办?”这种惶急的询问,是姬忠辉主任看诊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专家表示:“如果患者任何胃肠不适没有症状,可以暂不根除。如果是患有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有胃癌家族史、做过胃部手术人群最好还是进行正规的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当然杀死幽门螺杆菌也存在一定风险,比如多种抗生素连用造成的胃部不适,还有肠道菌群紊乱等。至于到底要不要治疗,还是应该做胃镜让胃肠专科医生来确诊。
还是预防比较靠谱!即使是最优秀的治疗方案,也不及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
1、口口传播是主要途径
目前认为口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比如恋人之间的接吻,因此,幽门螺杆菌也被叫作「接吻病」;家长将食物嚼碎之后再喂给孩子;共用餐具;等等。
2.完全切断口口传播实在不可能
但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也许在别处,比如像家长以口喂食这种陋习倒是好改进,可接吻这事,岂非防不胜防?因为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是如此之高,你总不能在亲嘴儿之前先拉着人家做一个检测试验吧?
3.多层面的预防措施
从个人角度来说,感染上了幽门螺杆菌、得了胃病,应该规范治疗,不能自以为是地乱治。为预防感染,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这种「老生常谈」,还得继续谈。
医生表示,幽门螺杆菌可通过饮食器具传播,所以建议使用消毒过后的餐具就餐,家里最好使用消毒碗柜,到外面就餐时也尽量使用热水洗一遍餐具,做到尽量减少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机会。
如果你有任何胃肠健康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yy/1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