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泻胃胀 >> 治疗胃胀方法 >> 正文 >> 正文

胃肠胀气,该咋办

来源:腹泻胃胀 时间:2020-11-19

编者按:随着炎炎夏日来临,胃胀气的病友也越来越多,为什么会出现胃胀气,哪些原因导致了胀气,如何处理和预防胀气。本期就和大家聊一聊胃胀气那些事。

胃胀气是指因胃、十二指肠存在炎症、反流、肿瘤等病症时,出现胃排空延缓,食物本身对胃壁产生压力和食物在胃内过度发酵后产生大量气体使胃内压力增加,从而出现的上腹部的饱胀、压迫感。

从中医的视角来看,关于胃胀也有很多论述,如《灵枢·胀论》:“胃胀者,胀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医醇剩义·胀》:“胃为水谷之腑,职司出纳。阴寒之气上逆,水谷不能运行,故胀满而胃痛,水谷之气腐于胃中,故鼻闻焦臭,而妨食便难也。”

胃,属于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六个脏器的总称),六腑的生理功能:受纳、运化水谷,传导糟粕。共同的生理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满。也就是“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和”,胃要保持通畅,胃气要下降,不能上逆。

胃本身的生理功能包括受纳、腐熟水谷,和主通降,以降为和。

“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胃主受纳,是指胃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的生理功能。故胃又被称为“太仓”“水谷之海”。

“腐熟”即初步消化的意思。受纳于胃的水谷在胃不断蠕动和胃阳气蒸化作用下变成食糜,有利于进一步消化吸收。

主通降,以降为和,通降,即通利、下降之意。胃主通降,指胃有通利下降的生理功能及特性,以通降为正常。

现代医学的视角呢,胃胀产生的机制就是胃肠道内气体排出或气体吸收障碍。正常情况下,腹腔内大部分气体,经肠壁血管吸收后,由肺部呼吸排出体外。如果因为疾病或一些原因导致肠壁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影响肠腔内气体吸收,就会产生腹胀。

除此之外,正常情况下,回肠下端和升结肠有大量细菌存在。因某些原因导致肠蠕动功能减弱或消失,食糜在回肠下端和升结肠,因某种原因停留时间过长,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引起食糜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引起脘腹胀满。

其实呢,中医讲脾胃,脾和胃密切相关。中医的“脾”其实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或者可称之为脾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胃、大小肠及胰腺在内的消化系统,也包括"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其可调控人体消化吸收、血液生成、能量转化、水液代谢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维持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平衡。

所以胃胀气,不仅和胃有关系,和脾也密切相关。“脾主运化”,脾虚不能运化,就会胃肠蠕动功能减弱或消失,所以胃肠腔内的气体排不出体外,引起脘腹胀满。“脾主四肢”,“脾虚湿困”,会出现乏力、懒言,舌苔厚腻,齿痕舌。

中医讲“天”、“邪“、“人”,也就是自然界的环境气候的变化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外在的致病因素和人体的体质状态等密切相关。“人与天相应”,夏季三伏天(长夏),对应脾胃,脾喜燥恶湿,长夏三伏天,梅雨季节,湿热明显,容易出现脾胃方面的疾病,这也就是为啥夏天胃脘胀气的人越来越多,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这些人的脾胃功能不好,不能运化水湿。

日常生活中,哪些因素导致了胃胀呢?

首先,“寒凉败胃”,无论饮食生冷,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寒从外入”,或过度劳累熬夜,损耗阳气,“寒从内生”,都会导致脾胃的功能减退,肠蠕动功能减弱或消失,产生胃胀。

其次,“脾主运化”,“脾喜燥恶湿”,吃的太油腻,也就是过度高蛋白质或高脂肪的饮食,除了造成体内脂肪酶和蛋白酶就会不堪重负,“脾虚,而运化无力”外,也容易造成肠道菌群改变,不利于有益菌存活,产生胃肠胀气。吃的太快,咀嚼不到位,容易造成消化液和食物不能充分搅拌混合,不利于食物充分的消化分解,也容易产生胀气。

第三,“忧思伤脾”,情志不节,忧思恼怒致气结于胃。压力过大会使人紧张、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肌肉紧绷,致使肠胃蠕动变慢,产生腹胀。

如何处理和预防胃胀气?

根据脾胃的功能,和胃胀出现的症状和时间来具体分析。如果是在吃饭后胃胀逐渐出现或加重,或一点都不想吃饭,甚至恶心,有种饱闷的感觉。再一看,舌苔是厚的,说明“胃的收纳”和“脾主运化”出了问题,是胃肠功能低下的表现,治疗当以补益脾胃为主,可以选择保和丸加减。饮食注意清淡,容易消化吸收,细嚼慢咽。

如果是胃胀,小肚子凉,遇寒凉引起胃胀痛,或两边牵及两胁部也是胀的,老想捶捶打打或暖一暖才觉得舒服。特别是女性朋友,在月经来之前,胃病症状加重,情绪急躁,伴有小肚子胀疼凉感,提示有寒,治疗当以温中散寒为主,这时候可以考虑选择暖肝煎加减。注意应少吃或不吃生冷、寒凉及过硬、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如果胃胀,平时胃胀伴口干口苦,打嗝,喜欢叹气的,是肝气郁结,胃失和降的表现,治疗当以疏肝解郁为主,重在调肝,可以选择柴胡疏肝散加减。可以适当进食橘子、橙子、柚子等疏肝理气的食物,避免生气后马上进食。

如果出现胃胀气的情况,一定要排查是否存在器质性的问题,如胃肠道肿瘤、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扩张及幽门梗阻等,还有功能性疾病:如消化不良症、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神经官能症等,病情大多数都是严重的,不能掉以轻心。

科普专家简介

医院中医科简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zlwzff/5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