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这揭示出了历史之于中华民族发展延续的重要价值,体现了中央对历史学习与研究的一贯重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积淀熔铸成自身独具的历史特质:自先秦至今,古籍与实物可印证的历史长达多年,可谓悠久;相较于古代埃及、两河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未曾中断,属于原生型文明,可谓绵延;千百年来,各民族间血脉相连,休戚与共,历代制度屡经更化,活力长存,文化类型多元,制度资源丰富,可谓深厚。历史是支撑中国文化的必要架构、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必由途径、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必然选择。清代学者龚自珍的名句“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恰是就历史的这等重要意义而言。可见,每一位中国人,都应当走近历史,重视历史。尤其是身处各级领导岗位的党员干部,对历史的了解,不能仅停留于熟悉古史趣谈、近现代史掌故、国史见闻的程度,而是须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思考,汲取历史经验,提高历史见识,增强历史意识。
以史为镜,要善于汲取历史经验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必须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这种历史感的形成,首先要把握历史脉络,其次要知晓制度利弊,再次要总结政治得失。
以史为师,要力求提高历史见识
历史是一部百科全书,领导干部读史,不是为了掌握无尽的知识,而是要彰明智慧,增长见识。历史本身变动不居,奔流不息,所以要清晰辨别不同阶段之前后差异。变有大小,观察巨变便是审势。读史要着眼于大处,以求考察大趋势,得出正确判断。有变,必有不变,经年累月所沉淀下来的“不变”,更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zz/9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