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2号卫计委发布的《关于加强药事管理转变药学服务模式的通知》中第七、第八也提到要加强处方的审核力度,并提出重点是超常用药和不合理用药现象,这就要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的重视了。
在拿到一张处方审查时,看完患者基本信息后,重点便是看处方的用药是否合理,笔者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是否相符,不相符的现象有:
1.无适应证用药
例如:
流感——抗生素(病原体是流感病毒,而非细菌)
咳嗽——阿奇霉素(无细菌感染指征)
例1:患者女,52岁,症状:心慌、胸闷、出汗。诊断:心肌功能异常。
处方用药:第一组0.9%GNSmL+奥美拉唑40mg;第二组5%GSmL+舒血宁5×3支。
给药方式:静脉点滴。
笔者分析:奥美拉唑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治疗胃溃疡等疾病,这里用于治疗心肌功能紊乱,明显无适应症用药,另在没有确定胸闷原因,是否是因为出血引起的胸闷?不建议用舒血宁,舒血宁是血管扩张药,若是出血引起的胸闷一定不能用舒血宁。
2.无正当理由超适应证用药
例如:坦洛新——降压 阿托伐他汀钙——补钙 黄体酮——输尿管结石
3.不合理联合用药
不适宜联合应用药物而无明确指征,表现在:病因未明;单一抗菌药已能控制的感染;一药多名(即一种通用名的药物活性成分有多种不同商品名而导致重复用药);联合应用毒性较大的药物,药量未经酌减,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例2:患者,女,75岁,主诉:胃胀和食道疼。诊断:胃病和岔气。
处方用药:复方氨林巴比妥2ml,维生素B6注射液2ml:mg,溴米那普鲁卡因2ml
给药方式:肌肉注射。
笔者分析:复方氨林巴比妥主要用于急性高热时的紧急退热,对发热时的头痛症状也有缓解作用,与诊断不符,无适应症用药。巴比妥类有抑制呼吸中枢作用,对能抑制呼吸的药物有加强作用,而溴米那普鲁卡因是抑制中枢神经的药物,联用加重呼吸抑制。
4.过度治疗用药表现在:
滥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人血白蛋白、二磷酸果糖、肿瘤辅助治疗药等;无治疗指征盲目补钙。
5.有禁忌证用药表现在:
忽略药品说明书的提示;忽略病情和患者的基础疾病。
例如:左氧氟沙星、利巴韦林、伊曲康唑、甲硝唑、布美他尼、维A酸等药物孕妇禁用。
二剂量、用法和疗程的正确性
老年人用药剂量应比中青年人有所减少——60~80岁老人用药剂量可为中青年人的3/4以下;80岁以上的老人用药剂量可为中青年人的1/2。
儿童用药剂量应按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儿童剂量,按儿童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
例3:患者,男,60岁,主诉:咳嗽,气喘,胸闷,腹胀,恶心,嘴巴发干发苦,吃不下饭,消化不好;听诊肺部和气管,呼吸音粗且有痰;嗓子发炎不明显,舌苔厚腻,血压/95,体温36.5。
诊断:感冒引起的支气管炎,胆囊炎。
处方用药:第一组:头孢他啶4g;第二组:清开灵30ml;第三组:维生素C1g加病毒唑0.5g;第四组:多索茶碱0.2g;第五组:左氧氟沙星0.4g。
给药方式:静脉滴注。
头孢皮试,无过敏反应;连续给药三天,在第三天最后一组左氧的输注过程中,患者出现四肢发软行动不变,目光呆滞,嘴角上歪口水自溢,口齿不清的症状,但意识清楚。
笔者分析:
①头孢他啶成人用量0.5~2g/次,老年人用量酌减,这里头孢他啶剂量不仅没有减还超量,并且连续三天!而且在头孢严重不良反应中,头孢他啶用于肾功能不全者而未调整剂量时,可出现脑病、肌痉挛、癫痫,患者最后的目光呆滞,嘴角上歪口水自溢,口齿不清的症状便是脑血栓的前兆。
②左氧氟沙星和头孢他啶都是广谱抗菌药,重复用药的意义?
③左氧和头孢他啶这两种药物都是肾功能不全或老年患者慎用,这里联用加重肾代谢负担;多索茶碱,亦是老年人慎用,老年患者对茶碱清除率可能会不同,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这里连用三天,显然是不合理的。
④左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抗菌药,与茶碱类合用时可能由于与细胞色素P结合部位的竞争性抑制,导致茶碱类的肝消除明显减少,血消除半衰期(t1/2)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震颤、不安、激动、抽搐、心悸等。
三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根据临床治疗需要选择给药途径,选择的原则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重症、急救治疗时,要求药物迅速起效——适宜选择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肌内注射、吸入及舌下给药方式;
轻症、慢性疾病治疗时,因用药持久——适宜选用口服给药途径;
皮肤疾病——适宜选择外用溶液剂、酊剂、软膏剂、涂膜剂等剂型。
腔道疾病治疗时——宜选用局部用栓剂等。
四审核是否有重复用药现象
重复用药易发生用药过量,导致不良反应甚至中毒。
其主要原因是:
1.一药多名
2.中成药中含有化学药成分
如:止咳平喘药(常含麻黄碱、抗组胺药):咳喘灵、咳必清、鼻炎片、鼻通。
例4:患者,女,23岁,表现为:头昏、乏力,低热体温为37.5度,诊断为感冒。
处方用药:维生素C2.og,利巴韦林0.5g,维生素Bmg,百分之五十葡萄糖20m1X1支;精制银翘片24粒X1合,一次3粒,tid,口服;感冒灵颗粒6包,一次1包,tid,口服。
晚上服药后患者病情加重,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出现休克表现。
笔者分析:其他暂不分析,就看口服药,精制银翘片和感冒灵颗粒都含对乙酰氨基酚,两药联用,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引起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出汗。类似感冒加重,但是是否导致死亡,笔者暂不能下定论。
☆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抗感冒药
扑感片、扑感灵;速感康、速感宁;强力感冒片、感冒安、感冒灵、感特灵、复方感冒灵;贯防感冒片、维C银翘片、银菊清热片、新复方大青叶片、复方小儿退热栓等。
五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判定
所有抗毒素,血清,半合成青霉素、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均应按说明书要求做皮肤试验。
除上述药品外,药师应根据各单位和药品说明书的具体要求,对皮试做具体规定。
具体可参考红杏e生发过的:常须皮试药物的浓度与给药方法
六是否有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1.敏感化作用
一种药物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种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为敏感化现象。
如:排钾利尿剂(氢氯噻嗪)+强心苷药(地高辛)—使心脏对强心苷敏感化—容易发生心律失常。
2.拮抗作用
如:甲苯磺丁脲的降糖作用被氢氯噻嗪降低
3.增加毒性或药品不良反应如:肝素钙+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右旋糖苷、双嘧达莫合用——有增加出血的危险。
氢溴酸山莨菪碱+哌替啶合用——增加毒性。
甲氧氯普胺+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合用——可加重锥体外系反应。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依他尼酸、呋塞米和万古霉素合用——增加耳毒性和肾毒性。
4.作用相加或增加疗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如:普萘洛尔+硝酸酯类——抗心绞痛的协同作用,并抵消或减少各自的不良反应。
在基层医疗机构,由于药师配备存在缺陷,处方的开具受到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正常,但是处方的审查,就好比“安检”,是一道不可忽视的生命防线,可以确保用药的合理性,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这里呼吁所有的基层医生,谨慎用药、安全用药,在配药前认真审核处方,避免上述情况,利人利己!
案例来源:基层医疗事故互助基金
作者:易晨
来源:红杏e生
对于以上例举的处方案例,您觉得是否合理呢?
如不同观点,欢迎在留言区留言。
红杏题库
一款经济适用的题库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的各种复习题
还带详细解析
更有专门的错题集帮你查缺补漏
红杏题库——题库+押题+模拟考场,依据最新考试大纲,紧扣命题趋势,由具有多年医护执业资格考试命题经验的主任专家编审,全面覆盖考点,智能辅助学习功能,缩短复习时间,强化记忆,帮助考生快速适应考试模式,提高临场得分能力,近3年来通过率屡创新高。
???点击上图
详细了解红杏题库及使用方法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可直接下载“红杏题库”APP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