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泻胃胀 >> 胃胀气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一吃东西就胃胀看中医如何辨证施治

来源:腹泻胃胀 时间:2020-8-11
患者提问:我脸上有白殿风,我还年轻,怎么活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2610.html

一吃就胃胀,女子辗转求助中医

今年30出头的王女士(化名),却是一名有着多年慢性胃炎、乳腺增生病史的“老病号”。

因为多吃一点就感觉胃胀,王女士担心自己得了什么大病,心情一直不太好,不仅整个人面黄肌瘦,还常常感到疲劳。

她也曾多方求医,西医中医都试过,但治疗效果并不是太好,病情仍反复无常。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女士在网上查到我院中医科可以针刺治疗慢性胃肠炎,便找到陈敏副主任中医师要求进行针刺治疗。

王女士坦言,因为自己以前也看过中医,但因中药煎煮麻烦、味苦难咽难以坚持,明确拒绝再次服用中药。

结合病史及表现,陈医生分析王女士应属先天脾虚胃弱,加之长期情绪不佳,导致肝郁气滞,肝郁克脾土,土运不健,故生嗔胀。

最终诊断:痞满(肝郁气滞、气虚血弱)。

中医这样为她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主藏血,而肝主疏泄表现有三。

其一:肝具有调畅气机的功能。

若疏泄功能失常,可使肝气郁结,胁肋胀痛,或疏泄升发太过,而导致肝阳偏亢,头胀,目赤,易怒等。

其二:肝有疏土助运的功能。

若疏泄失常,肝木乘土,则脾胃运化不健,而出现胃胀、纳差、恶心等不适。

其三:肝有调节情志活动的功能。

若疏泄失常,则性情急躁,或优柔寡断,严重者可出现脏躁、郁证、癫狂等疾患。

另外,妇女的月经和孕事,也和肝气的疏泄有关,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

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

所谓“运化”,是指脾具有转输和消化吸收的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方面。

若脾运化功能失司,导致脾胃运化水谷失常,而出现胃胀、纳差,情绪不佳时加重,便是此道理。

中医认为六腑以通降为顺,故该患者当疏肝解郁、健运脾胃。

痞满属西医学中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以胃胀为主要表现。

痞满不外乎虚实两端,实即实邪内阻(食积、痰湿、外邪、气滞等),虚为脾胃虚弱(气虚或阴虚),虚实夹杂则两者兼而有之。

找到病因,接下来陈医生“量身定制”,为王女士开具了治疗处方。

治疗处方

1.针刺治疗,取肝胆脾胃经穴位、轻手法浅刺。

2.清淡饮食,规律作息,调整情绪,适度锻炼,放松心情。

3.摩腹操,多次/每日。

4.小剂量柴胡疏肝散加减。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王女士的胃胀明显缓解,病情平稳,以前来月经前的乳房胀痛症状也消失了,就连咽部异物感都不再有了,目前仍在巩固治疗之中。

中医治疗的优势

各种特色疗法+丰富的剂型(丸散膏丹)

传统中医治疗原则是:“一针、二灸,三用药”。

针刺见效快,痛苦小、无长期服药之苦,患者易于接受。

多种方法综合治疗,远远优于单一的口服疗法。

目前我院中医科特色疗法,包括针刺、艾灸、中药贴敷、中药封包、耳穴、埋线、刺络放血、拔罐、针刀、皮内针等多种疗法。

中医内服药剂型丰富,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治疗阶段。

该案患者久病体弱,切不可浪投大剂量中药,而要予小剂量汤剂调节脾胃气机,待病情稳定后予小剂量散剂或甜甜的膏方,口感好,患者容易坚持,故疗效佳,病情不易反复。

除上述治疗方法外,心理疏导至关重要,帮助患者解除焦虑情绪,能以乐观的态度看待疾病,积极治疗。情绪佳,则气血运行条畅,疾病恢复快。

慢性胃病的治疗周期较长,

一般都在1-3月之间,

因此医患互相信任、

配合治疗才能最终战胜疾病。

作为中医脾胃病特色专科,对比西医治疗慢性胃肠病,中医治疗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对每个患者有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性强,且中药剂型丰富,中医治疗手段多样。

除了汤剂外,中药还可以根据疾病不同阶段做成散剂、水丸、蜜丸、膏方、袋泡茶等,服用、携带方便,完全适用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且口感好。良药并非一定口苦,中医也可以快乐疗病!

我院中医科简介

我院中医科被评为“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中医科脾胃病专科被授予广东省“十二五”中医特色专科。

我院中医科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全科医师共14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7人,本科4名。副主任中医师6名,主治中医师6名,住院中医师2名。

门诊设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肝病专科、中医骨科、中医妇科、治未病门诊等,住院部开放病床25张。

专家介绍

陈敏

副主任中医师

硕士研究生,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

我院脾胃病科学科带头人,清末名医陈其昌先生第六代传人。

崇尚汉唐中医,临床擅长经方结合针刺、艾灸等传统疗法治疗慢性胃肠病、失眠、感冒、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荨麻疹、湿疹、颈肩腰腿痛、肥胖、痤疮、小儿厌食、不孕不育等内外科常见病及多种疑难杂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zz/50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