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是静静享受、品味快乐的最佳时光。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把吃饭当成谈工作、忙应酬、交朋友的场合,却忽视了吃饭的方式,快来测试一下你的饮食习惯是否健康吧!
评分标准
每道题A选项均为1分,B选项均为5分,C选项均为10分。
测试结果
得分在80~分:王者级健康饮食标准
恭喜你!能达到这个级别的人并不多,说明你不仅有高水准的饮食安全与营养方面的知识,还非常了解如何健康地安排饮食,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
得分在60~79分:黄金级健康饮食标准
很不错!在较高水准的饮食安全与营养知识的指导下,你有较高水平的健康饮食习惯。你的健康饮食水平高出平均水平,但还有可以提升和完善的地方。
得分在40~69分:白银级健康饮食标准
你的饮食健康状况处在中等水平。你的饮食习惯还有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才能更好地保持并增进健康。
得分在40分以下:铜铁级健康饮食标准
很遗憾,你的饮食状况不健康。如果不加改变,这些坏习惯对你的身体造成的损害会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显现出来,需要尽力改善现在的饮食状况。
只要你不是分,就要注意以下十二条致命的吃饭习惯了!
十二条
致命的吃饭习惯
致命习惯一:吃过热的饭菜
医院消化内科陈润花博士指出,我们的食道壁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食道黏膜就会被烫伤。如果反复如此,可能引起质的变化,发展为肿瘤。
正确做法:最合适的食物温度是不凉也不热,在40℃左右。
致命习惯二:边看电视边吃饭
法国欧洲商业管理学院和美国康奈尔大学联合调查指出,美国人更习惯边看电视边吃饭,一般“电视节目结束就不吃了”,而法国人多选择“吃饱了,我就不吃了”,习惯的差异使同样爱吃奶酪、甜点等高热量食物的法国人,超重比例还不足美国人的一半。
正确做法:吃饭时注意力要集中,最好关掉电视等干扰物,这也有利于咀嚼充分,便于控制体重,避开患慢性病的风险。
致命习惯三:饭桌上谈工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饭桌上说说家常话倒无妨,但如果边吃边谈工作、谈生意、谈考试分数就可能会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因为人在集中精力思考,或精神压力较大时,植物性神经功能受到压抑,消化道血液供应减少,胃蠕动就会减慢。
正确做法:全心全意、轻松愉快地吃饭才能帮助食物充分消化吸收。
致命习惯四:吃饭玩手机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护理学院儿童和家庭健康促进研究中心发现,父母如果允许孩子在就餐期间玩手机,孩子的饮食结构往往很单一,而且更喜欢高热量食物,容易营养不良,家庭氛围也相对较差。
正确做法:就餐时最好停止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家长更应对其行为进行限制。
致命习惯五:饭后抽烟
人们常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很多人饭还没吃完,烟就先点上了。但多项医学研究表明,饭后立即吸烟对健康极为不利,危害甚至比平时吸烟大10倍。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解释说,进食后,消化系统运转起来,血液循环加快,全身毛孔张开,此时吸烟,全身组织吸收烟雾的能力加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强烈刺激呼吸道和消化道。
正确做法:公共场所和家里都应该全面禁烟,烟瘾大的人至少要等到饭后半小时再抽。
致命习惯六:生着气吃饭
范志红说,“伴着焦虑、愤怒等消极情绪吃饭也会损害健康”。一方面,消极情绪可能降低胃肠功能,造成消化不良;另一方面,还可能会促使高酸度、高胃蛋白酶的胃液分泌,容易损伤胃黏膜。此外,医学研究发现,心情紧张会使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这是导致消化道溃疡和胃炎的重要诱因。
正确做法:别管之前碰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吃饭时迅速调整好心情很重要。
致命习惯七:含胸驼背坐着
杨力指出,吃饭时身体往往处于放松状态,很容易含胸驼背。但这种姿势会使食道和胃部受压,影响食物消化。还有很多人习惯蹲着吃饭、在矮桌前吃饭、坐在沙发上吃饭,这时腹部受挤压,不利于消化道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可能诱发胃病。
正确做法:建议吃饭时也要挺直腰背,给腹部充足的空间。
致命习惯八:总一个人吃饭
杨力称,单独进餐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而且饮食相对单调,容易造成营养失衡。吃饭本是享受天伦、放松身心的好机会,最好和同事、朋友、家人一起用餐。这有利于心情舒畅,促进胃液分泌,可以使食物尽快被消化吸收。另外,多人吃饭,食品种类相对丰富,每种吃一些,容易做到营养均衡。
正确做法:当然是好吃的大家一起吃喽!
致命习惯九:只夹爱吃的菜
每个人口味不同,饭桌上有你喜欢的菜,自然也有不喜欢的。但不管是出于礼仪还是为健康考虑,都不能只夹爱吃的菜。范志红表示,“不爱吃蔬菜的人,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容易缺失,便秘就会随之而来。而不爱吃肉的人,不仅容易缺少人体所需优质蛋白、铁等,还会影响身体生长发育”。
正确做法:饭桌上可以先吃些自己喜爱的食物,情绪上获得满足后,再搭配吃些平时不喜欢的菜,以满足自身的营养需要。
致命习惯十:不吃主食
如今,老百姓的餐桌变得丰富,米饭、馒头、面条这些主食的地位一落千丈。很多人习惯先吃菜,后吃主食,最后实在吃不下,就干脆省了主食。常忙于应酬的人和减肥一族,主食摄入不足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但人们丢掉主食时,其实也丢掉了健康。美国研究显示,主食吃得少的人,患心脏病风险更大,记忆力和认知功能也会受到损害。
正确做法:吃饭时最好保持一口菜一口饭的进餐模式,还要适当搭配玉米、小米等粗粮。
致命习惯十一:狼吞虎咽
很多人习惯尽可能地压榨吃饭时间,腾出空闲去工作。《生命时报》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多名网友中,近九成人吃一顿饭只花10分钟,一口饭嚼三两下就咽,因此导致近40%的人曾因吃饭过快引发胃疼、胃胀等不适。范志红指出,如果不经咀嚼,大脑还没提醒胃肠做好接收食物的准备,胃就一下子被塞满了,容易造成消化代谢功能紊乱。而且,也不利于掌握食量,很可能造成肥胖。
正确做法:建议每顿饭至少吃15分钟,尤其是老年人,最好一口饭咀嚼20次以上。
致命习惯十二:冷热交替混搭
吃一口热菜、喝一口冰镇啤酒或饮料,给人一种畅爽的感觉,是现在很多人喜欢的搭配。但这样做很容易引起肠胃不适。陈润花说,“一冷一热强烈刺激胃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造成胃痉挛或胃痛,久而久之可能诱发胃炎或肠炎”。
正确做法:建议大家吃饭时,备一杯温热的白开水,觉得渴了可以适量喝两口。
温馨小贴士
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味蕾记忆,都有一个想和你一起吃好多好多顿饭的人,在平凡的日子里,一起感受每一顿饭的味道。请你在吃饭的时候,放下手中的工作、手机,和家人朋友享受健康与温情。
编辑Q
来源生命时报,新浪
本文为趣健康(ID:xjbjiangkang)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yy/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