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换季,拉肚子、胃胀胃痛的人特别多,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
前几天,我妹妹家的孩子上吐下泻,还有点发低烧,打电话给我,问我有什么办法?医院化验血了,血常规显示孩子除了有点贫血,其他都正常,既不是细菌感染,也不是病毒感染,医生只给开了点糖盐水补充液体。
我问是不是晚上睡觉肚子受凉了,妹妹说有可能。如果真的是受寒了倒是好办,正好家里有南师肚脐贴,我就让她给孩子肚脐上贴上一丸,第二天跟我说晚上没拉肚子,睡得还挺好的。
因为家里先生脾胃虚寒,所以家里常备着南师肚脐贴,说真是用处真的很大。我家先生从小脾胃非常就不好,还特别敏感,稍微吃点不新鲜的东西,或是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吃了不到半小时,肚子就咕咕咕的开始折腾,接着就要找厕所。
只要他肚子一不舒服,马上让贴上一丸,然后用手掌捂住肚子,暖一会就会好很多,他经常说,这就是我的一宝贝,去哪都得带着,不然就得满世界找厕所。
这个南师肚脐贴特别适合脾胃虚寒、受寒后引起的胃腹冷痛、呕吐、拉肚子。因为这是出自南怀瑾先生的秘方,用极品蕲艾绒、花椒、桂圆肉捣烂,做成小丸子,睡觉时敷在肚脐上,可以暖脾胃、驱寒湿,调理肠胃,还能养血安神。
如果你是脾胃虚寒的人,可以试试,用一段时间你会发现非常好用:
1.吃寒凉的,或一冷一热的食物,或肚子受凉,很容易拉肚子;
2.大便不成形,或大便经常有未消化的食物;
3.只要在空调房里穿裙子或短裤,就会拉肚子;
4.平时整个人火力不够,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后背怕冷;
5.吃饭后就胃胀、打嗝,特别是下午或者晚上,稍微吃一点东西肚子就胀的不行;
6.身材不胖,但有小肚腩或啤酒肚,而且肚腹摸上去凉凉的。
如果只是偶尔受寒引起的腹痛腹泻,中病即止;如果长期脾胃虚寒,可以连续用一段时间,用5天休2天,晚上睡前用,第二天早上取下,容易上火的人在脚心涌泉穴也贴上,引火下行就不会上火了。
当然并不是说,有了南师肚脐贴就可以随心所欲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脾胃虚寒的问题,还是得慢慢养,冰镇冷饮、冰啤酒、冰激淋当然是不能吃了,就连水果也要适量,因为很多水果都是寒凉的,脾胃虚寒的人,一天水果最好不超过半斤,而且以温性、平性的为首选。
脾胃最喜欢温暖软烂的食物,一些黏腻、硬的、辛辣的、油腻的也得少吃,以免给已经虚弱不堪的脾胃增加负担,经常吃一些养脾胃的山药、大枣、芋头、猪肚、莲子、白扁豆、红豆等。
然后学一些日常按摩方法,对调理脾胃也很有帮助:
1.捏脊
捏脊不只孩子适合,对大人也同样有效,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的捏拿,达到调整阴阳、通理经络、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目的。
消化不良、胃胀胃痛、腹泻、精神不好、乏力,每天捏1~2遍。
2.揉肚子
将双手搓热,右手叠在左手上面,稍用力沿脐周环形按摩腹部,顺时针36圈。同样方法,逆时针揉36圈,每天按揉1-2次。
3.敲打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养气血的强效穴位。吃撑了,消化不良,敲敲打打,就会觉得舒服多了。
用手握空拳或按摩锤敲打足三里次。足三里在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即:膝关节处有一个髌骨,髌骨下两边有两个坑,叫膝眼穴,内侧的叫内膝眼,外侧的叫外膝眼,从外膝眼开始,往下量四横指处(食指到小指四个手指第一指节的宽度)。
也有人觉得推揉足三里的效果比敲打的好,可以两种方法都试试。
手掌握拳,用掌根稍微用点力,从足三里穴开始向下推5~10分钟,推的时候沿着同一个方向,不要来回的推。
切记,脾胃要慢养,急不来,给身体一点耐心!
戳,一贴暖脾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yy/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