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泻胃胀 >> 胃胀气的原因 >> 正文 >> 正文

经络和时辰

来源:腹泻胃胀 时间:2021-2-24
重庆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dbfzl/140223/4342723.html

早上7:00-9:00

《辰时》血气流注于胃,称为足阳明胃经。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此时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营养能输送到各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这也是早餐在中医里很重要的因素。

胃经主治——胃肠道疾病:小儿腹泻、胃胀、胃痛、胃下垂、急性胃痉挛、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泄泻、痢疾、胃肠蠕动过慢。

头面疾患:痤疮、黄褐斑、头痛、眼痛、牙痛、面神经麻痹、腮腺炎、咽炎。其他:中风偏瘫后遗症、慢性阑尾炎、乳腺增生、白细胞减少症、经脉所过的关节肌肉痛。

早上9:00-11:00

《巳时》血气流注于脾脏,称为足太阴脾经,此时是人体气血最旺时期,因此不宜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伤胃败脾,即使是脾虚者进行补养,都要很小心。脾为生痰之源。

脾经主治——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泄泻、痢疾、便秘。妇科病:痛经、月经不调、闭经、月经提前或错后、盆腔炎、附件炎。男科:急慢性前列腺炎、水肿。

其他:周身不明原因疼痛、关节炎、经脉所过的肌肉软组织疾病。

中午11:00-下午1:00

《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称手少阴心经,很多人说中午不宜剧烈运动,就是担心在心经气血充盈时,造成血脉运行紊乱,血不归经,因此应适度休息,但午睡不宜过久。

心经主治——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心慌。神经及精神疾病: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癫痫、神经官能症。

其他:经脉所过的肌肉痛、肋间神经痛。

下午13:00-15:00

《未时》血气流注于小肠,称为手太阳小肠经,此时是小肠经进行清、浊及吸收的时刻,营养吸收到体内,浊物送到大肠待消化及排除体外;未时过后肠胃开始休息,此后的晚餐时间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类食物要少量摄取,否则易在体内累积。

小肠经主治——五官病:咽痛、眼痛、耳鸣耳聋、中耳炎、腮腺炎、扁桃体炎、角膜炎、头痛。

其他:腰扭伤、肩痛、落枕、失眠、癫痫、经脉所过关节肌肉痛。

手太阳小肠经:心脏的晴雨表。不但能预测心脏的功能状况,还能用调节小肠经的方法来治疗心脏方面的疾患。小肠主液所生病者。

下午15:00-17:00

《申时》血气流注于膀胱,此为足太阳膀胱经,膀胱为肾之腑,两者均属水,因此这段时间要多补充水分,有助膀胱排除体内废物,以促进泌尿系统的代谢。

膀胱经主治——呼吸系统:感冒、发烧、各种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腹痛、痢疾、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急慢性胃肠炎、肝炎、胆囊炎。

泌尿生殖系统:肾炎、阳萎、睾丸炎、闭经、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糜烂。

其他:失眠、腰背痛、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关节炎、经脉所过的肌肉痛。

足太阳膀胱经:殷门穴至委中穴这段膀胱经至关重要,是查看体内淤积毒素程度的重要途径,有两条膀胱经通路在此经过,此处聚毒最多。若聚毒难散,体内必生淤积肿物;若此处常通,则癌症不生,恶疾难成。可用小哑铃敲击这一段,从上往下。

膀胱经为总的排毒通路,无时不在传输邪毒,而其他排毒通路(大肠之排便,毛孔之发汗,脚气之湿毒,气管之痰浊,以及涕泪,痘疹,呕秽),皆是局部分段进行,且最后也要并归膀胱经。

下午17:00-19:00

《酉时》血气流注于肾经,称为足少阴肾经,肾经是人体协调阴阳能量的经脉,也是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主要经络,由于此时是工作完毕需稍事休息之时,因此不宜过劳。

肾经主治——泌尿生殖系统:急慢性前列腺炎、阳萎、早泄、遗精、术后尿潴留、睾丸炎、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胎位不正、各种肾炎、水肿。

头面疾病:头痛、牙痛。其他:消化不良、泄泻、耳鸣耳聋、腰痛、中风、休克、经脉所过的各种关节肌肉软组织病。从下往上。

晚上19:00-21:00

《戌时》血气流至心包经,称为手厥阴心包经,在中医来说,心包经主泻、主血,因此若晚餐吃得太丰盛,易生亢热而致胸中烦闷、恶心,因此建议晚餐不宜过腻,餐后要休息,运动以散步的方式最好。

心包经主治——心血管系统:心慌、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绞痛、心肌缺血、胸闷。

其他:恶心、呕吐、抑郁症、中暑、休克、小儿惊风、胃痛胃胀、经脉所过的关节肌肉痛。

晚上21:00-23:00

《亥时》气血流至三焦经,称为手少阳三焦经,掌管人体诸气通往各脏腑,是为人体血气运行的要道,特别是人体上肢,以及排水的肾脏均属三焦经掌管范畴;此时阴盛,要安五脏以利睡眠,注意睡眠时不要特别压迫到某侧的手部,容易水肿的人睡前不宜多喝水。

三焦经主治——五官病:耳鸣耳聋、腮腺炎、偏头痛、面神经炎、面肌痉挛。

其他:肋间神经痛、便秘、感冒、中风后遗症、肘关节屈伸不利、经脉所过的关节和肌肉软组织病。

手少阳三焦经:“三焦主气”。三焦是调动运化人体元气的器官,负责合理地分配使用全身的气血和能量。一是调通水道。《灵枢经》说: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二是运化水谷。《医学发明》说:水谷往来,皆待此以通达。上焦主纳而不出,其治在膻中;中焦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脐旁;下焦分清泌浊,其治在脐下。

深夜23:00-1:00

《子时》血气流注于胆,称为足少阳胆经,此时天地磁场最强,胆经会引导人体阳气下降,是身体进入休养及修复的开始;熬夜会致胆火上逆,引发失眠、头痛、忧愁易思等多种神经症状,因此宜多休养。

胆经主治——肝胆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绞痛、各种慢性肝炎。

头面五官病:头昏、偏头痛、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耳鸣耳聋、近视。其他: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肋下痛、经脉所过的肌肉痛。

凌晨1:00-3:00

《丑时》血气流注于肝,称为足厥阴肝经,本经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且由于肝胆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休息才能使血回流滋养肝,否则就不利肝脏排毒功能。肝经具有调节全身的血液疏导全身,使气血调和,宜在精神愉快下入眠,以免过度压抑致气血不畅。

肝经主治——生殖系统疾病: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盆腔炎、前列腺炎、疝气。肝胆病:各种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肝脾肿大、抑郁症。

其他:头顶痛、头昏眼花、各种眩晕、癫痫、胃痛等。

足厥阴肝经:肝功能越好,气就越旺。“气有余便是火”,发泄,放屁,打嗝。“肝之液为泪”,哭可迅速化解肝毒,但要及时补充气血。不可总是哭哭啼啼,否则造成气血两伤。“肝开窍于目”,眼睛问题主要由肝来决定:肝血不足眼睛就干涩,视物不清;肝火太旺,眼睛就胀痛发红。“肝藏魂”。

喜欢我就加我吧!喜欢我就把我分享给您的好朋友吧!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yy/61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