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泻胃胀 >> 胃胀气的原因 >> 正文 >> 正文

宝宝莫名哭闹,喝奶胀气还吐原来是乳糖不耐

来源:腹泻胃胀 时间:2020-12-30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915/4696949.html

宝宝哭闹不安,有时问题的根源来自于经常被忽略的乳糖不耐症,乳糖酶缺乏让孩子容易因为肠胃不舒服而哭泣,如果长期忽略,可能会造成肠胃道发育不全、发育缓慢,或是造成宝宝其他肠胃道疾病。

乳糖不耐基因常见

对新生儿而言,良好的饮食与睡眠关乎宝宝的成长与发育。如果孩子有吃不好或睡不好的情况,除了影响生长曲线造成孩子情绪不稳与易哭闹之外,家长也会心力交瘁。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刘明发表示,如果新生儿的所有需求都已满足,仍莫名哭闹,很多时候是与孩子的肠胃不适有关,其中最常被忽略即是乳糖不耐症。

根据研究,约有70%的人带有乳糖不耐基因,但大约只有25%的成人有症状,明显的症状表现是空腹喝奶制品时(无论是拿铁、奶茶还是酸奶),会出现轻重程度不一的肠胃不适或胀气。若只有轻微的乳糖不适,通常患者每天对奶制品的接受量可以比严重的乳糖不适患者为多。

◆◆2岁后乳糖酶数量下降◆◆

在正常的情况下,即便未罹患乳糖不耐症,但2岁后人身体内的乳糖酶数量都会下降(建议母乳喂至2岁的原因)。

因此,刘明发医师建议1岁之后至青春期的孩子,奶制品的供应为一天~ml,并在三餐饭后补充(混和食物饮用可减少不适),尽量避免空腹饮用。个人也可视自己对牛奶的接受度决定每日饮用量,如果喝太多不舒服,就减少摄取量,或是1岁后用豆浆或其他食物作为营养的替代品。

宝宝莫名哭闹可能来自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发生的遗传基因位于人体的第二对染色体,这些基因会造成肠胃中的乳糖酶缺乏,让乳糖无法在肠胃中完全消化而产生过多氢气,进而造成胀气。

刘明发医师解释,正常的情况下,孕妈咪妊娠32~38周,胎儿肠胃中的乳糖酶数量可发展至成人数量的70%,产后喂奶会持续刺激宝宝乳糖酶发展,在月龄4个月左右,可发展成熟。但若宝宝有乳糖不耐症,出生后喂奶就无法刺激乳糖酶持续生成,产后1~2周,随着奶量增加,就可发现宝宝的喝奶不太顺利,症状包括食量减少、肚子胀气、奶喂不进去、容易溢吐奶、腹泻、体重增加缓慢、喂食过程中容易哭闹等。

如果之前20分钟可以喝90ml的奶,但症状出现后,90ml的奶需要喂一个多小时,或是明明很饿,但奶没喝多少就拒绝再喝,每天排便的次数超过10次等,就必须怀疑是否有乳糖不耐症或是对牛奶蛋白过敏。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与乳糖不耐症类似,但排便时比较容易出现血丝,还可能伴随呕吐与皮肤过敏的症状。

未及时发现扩大肠胃问题

依据宝宝体重增加的幅度,小儿科医师通常可确认孩子的成长状况,宝宝四个月时,体重若能达到出生时体重的两倍,可初步排除肠胃发育不佳的情况。

许多初期就出现乳糖不耐症症状的宝宝,因为未实时诊断治疗,使得乳糖酶缺乏的副作用影到消化功能(例如绒毛发育不佳、肠道发炎等),反而扩大孩子的肠胃问题或影响肠胃发育,长期下来就可能造成孩子持续性营养不良、生长缓慢、肠绞痛或是情绪问题(因为不舒服而经常哭闹)。

母乳哺喂搭配益生菌

对婴幼儿来说,为了满足发育需求,一方面必须顾及均衡营养,另一方面则必须给予足够的热量。以给宝宝量身打造的母乳为例,平均ml母乳中含有7克乳糖,专供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除此之外,母乳中的乳糖还附带有唾液酸、有益脑部发育的油脂等物质,让宝宝在补充能量的同时,也帮助大脑健全发育。

整体而言,哺喂母乳对宝宝健康的益处较大,因此就算宝宝有乳糖不耐的症状,医师多半还是会鼓励妈妈继续哺喂母乳,同时搭配益生菌与防胀气的药物,或是直接在母乳中添加乳糖酶,让妈妈可以在孩子1岁前顺利(以奶类为主食的阶段)持续哺喂母乳。若宝宝的饮食除了母乳之外也包含配方奶,则须将配方奶改为无乳糖的奶粉,并依孩子乳糖耐受的程度与改善状况调整母乳与配方奶的比例。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yy/5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