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与魔法故事团
March
小可爱们,大家好呀!
又到了今天的故事时间啦!
下面请欣赏
由绘风录成员程白带来的作品
《猛犸象研究报告》
报告人:05-6
研究对象:SGRC-A-B-O-
时间:贝雅纪■■■年
编号名称:SGRC-A-B-O-(又名猛犸象,以下简称A-)
A-高2.7-3.3米,重公斤,全身均被红棕色长毛覆盖,颈部毛发颜色较深,呈棕褐色,两颚长有白色巨大外露型牙齿,象鼻长约2.5米。(以上数据均根据现存有关A-的记录推断)
A-的化石在旅行者丘陵、牧野平原附近均有发现。据现有证据来看,陨石灭世时36位英雄抽空了贝雅星上的魔法以太直接导致了A-的“灭绝”,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贝雅大陆的魔法以太浓度逐步恢复,很多依赖于魔法以太生存的上古动物现世活动,而研究所的A级考察队于贝雅纪■■■年■■月■■日在旧郁金香平原附近发现了疑似A-的活动迹象。
“惊!某冒险家于近日发现了强化水晶铠甲的方式!”
众所周知,铠甲一直是贝雅大陆居民最必不可少的装备,俗话说得好“宁可天天吃土,不可一日无铠”。无论是出门打怪还是抓贼捉奸,铠甲都是贝雅人最坚实的保护,随着新型矿石的不断被发现,铠甲的外形和颜色也都有了更多的选择,铠甲甚至成为了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真可谓是居家旅行,外出探险的必备良品。
水晶铠甲作为最近才兴起的新型铠甲更是凭借着它闪闪发光的外型,坚不可摧的耐久度深受好战分子的追捧,然而,水晶铠甲的铸造却始终无法突破,水晶铠甲的铸造方法延续自金制铠甲的打造方法,但是,能够对金制铠甲进行有效强化的龟甲对水晶铠甲却并无效果,因而水晶铠甲的品质始终无法得到保障。
然而,大转折出现了!!居住在琉光山谷的冒险家■■■■在自家院子里挖出的神秘白色柱状物体对水晶产生了极强的共鸣反应,而■■■■在尝试后发现,通过特殊手段将该白色物体加入铸造中的水晶铠甲会大大提高铠甲的品质,本报记者在近距离观察后称确实能够在铸成的铠甲上隐约看到不同于普通铠甲的暗紫色光芒。
当事人■■■■表示“感觉就挺突然的,那天中午徒弟不小心把刚炼好的水晶掉地上了,当时把我那个气呦,这倒霉玩意一天天的不干好事,我随手抄了个祖传的木质奖杯就准备收拾他来着,结果发现掉地上的水晶在那晃个不停。我琢磨着,这可不简单啊,没准是共鸣啥的?指不定这下面有个水晶矿脉呢,结果就挖出来了一截这玩意。这东西白了吧唧的,实在看不出能干啥,但挖都挖出来了,总不能浪费了,心想没准对水晶有用呢,我把水晶拿过来放它旁边,结果啊,这东西一靠近水晶就‘嗡嗡’的响,然后我……”
由于前来千金求铠的冒险者人数众多,采访被迫中断,请您静待后续报道。
[注:该白色物体经检验为A-的象牙,据此,在对■■■■家进行学术考察后发现埋有一副较为完整的A-化石,已对该副化石骨架进行了合理收容]
++++
“冒险家们注意了!某三人探险队在发现史前巨兽活动迹象!”
探险一直是贝雅大陆的主要活动,近日,由■■、■■、■■■三人组成的探险队于牧野平原附近的小岛上发现了疑似史前巨兽的活动迹象,据三人提供的照片来看,约5米高的树木倒在水边,在树干位置有明显勒痕,可以猜测是被某带状物体拦腰卷住后连根拔起并随意丢在了水边,浅滩上更是出现了宽约两人臂长的巨大脚印,然而三人在探索过附近区域后却并未发现能够制造出该种巨大脚印的神秘生物。
冒险专线小贝为您报道。
[批注:已对该区域进行探索,除了脚印和被破坏的树木草地,还发现了长约15厘米的红棕色长毛,经过比对现存文献记录,可以推测为A-毛发,但由于并未发现其他可靠证据,不排除人为因素]
++++
贝雅纪■■■年7月27日晴
上午十点,我们接到了代号为“猛犸”的考察任务,目标是寻找已经销声匿迹的史前巨兽猛犸象。猛犸象,于陨石灭世时被“灭绝”,现存文献野史里有关猛犸象的记录只能追寻到陨石灭世前,即使是研究所内部的文档库也无法查询到在那之后的有关记录。老实说,我觉得现在流传的有关猛犸现世的报道都是谣传,不过是一群人哗众取宠的噱头,实在不明白研究所为了这种无稽之谈特意组织考察队有什么意义。
贝雅纪■■■年8月15日小雨
我们现在位于春日海岸,本来计划明天乘船过海,到对面的小岛上进行探查,但是气象组表示明天会有暴风雨,遇到海上龙卷风的概率极大,不适合出海,我们被迫在海滩附近安营扎寨。
至于为什么要到对面的琉光山谷去是因为三天前接到的通知——在海对面的那座岛上有人发现了疑似猛犸象牙的物质并利用这种物质对现有水晶铠甲进行了强化,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对这个幸运儿的家进行地质考察,确定是否埋有猛犸象的遗骨,当然,对于这个幸运儿,我们也会对他进行常规问询。看起来,“猛犸”任务还是有意义的,即便找不到活着的猛犸象(其实我根本没指望过能找到),找到猛犸象的遗骨化石对于贝雅大陆的发展也是不小的助力。
贝雅纪■■■年9月30日多云
距离任务开始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除了那具猛犸象的遗骨,我们一无所获。尽管一无所获明明才是最正常的,可是我的心底却像是压了一块巨石,喘不上气的感觉,好像……我们已经发现了什么,但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另外,我似乎被什么人盯上了,但是我很确定,我没有被跟踪,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我所在的考察队正在被跟踪,在被调入考察队前我隶属于A级探险队的专属斥候组,对于跟踪与反跟踪方面,我有自信,或许这就是我被调入考察队的原因,可这也是我一直不理解的,只是普通的学术考察,为什么会需要用到跟踪方面的技巧?除此之外,那块我们从铸甲师那里拿走随队携带用于研究的象牙透漏着一股不太令人舒服的气息,还有,那个带队的博士这两星期好像变得有点不一样了,不过我跟他本来也接触不多,应该是我太敏感了。
贝雅纪■■■年11月4日阴
象牙绝对有问题!
太可怕了,今天我们遇到了狼群,这本来没什么,毕竟考察队的装备甚至能够对抗岩火剑齿虎群,但是在我们拿出法杖准备释放火魔法来吓退狼群时,异变产生了,所有人的魔法释放都失败了!不可能所有人的法杖都同时失效,那就是能源有问题,也就是说,魔法以太出现了问题,或者说,我们周围的魔法以太出现了问题!
就在那些没什么对战经验的考古学家们乱成一团的时候,更令人难以理解的变故发生了,那些狼,在靠近我们时都毫无征兆的倒下了,那种感觉就好像……我们周围被画了一个无形的圈,所有踏入圈内的狼都被抽空了某种赖以生存的东西。鬼使神差的,我回头看了眼那个被考察队围在正中间的位置,那里有博士的帐篷,也是象牙存放的地方,凌冽的秋风撩起了帐篷窗帘的一角,帐篷里,博士正在用一种近乎痴迷的目光看着玻璃罐里放着的象牙,窗帘重新落下,好像刚刚的一切都是我的错觉,但是我心底的那股恶寒却无论如何也摆脱不掉。
贝雅纪■■■年11月5日中雨
昨天的狼群在发现无法对我们造成伤害后就退去了,而我们在重新检查了法杖后对其中几只狼的尸体进行了检查,无一例外,这些狼的尸体上都找不到一丝魔法以太的痕迹,即使是把法杖贴在狼的皮毛上,法杖核心也没有半点反应,这些狼的魔法以太都被抽空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没办法释放魔法,释放魔法的能源都没有了,我们又怎么能够正常运用法呢?直觉告诉我是那个象牙搞的鬼,但是队伍里的科研人员每天都会对象牙进行检查,并没有问题,我只好打消念头,或许只是昨天战斗的那块地方比较诡异?
贝雅纪■■■年12月9日晴
“你……该醒……回来……”又是那个奇奇怪怪的梦,最近半个月我经常会梦到这个带着点嘶哑的苍老声音在断断续续的重复同一句话,可能是潜意识里的抗拒我始终没有听清这句话是什么。
入冬了,考察队也穿上了厚实的冬装,今天是难得的晴天,但是金色的阳光丝毫没有驱散我心里那种不安,从几个星期前开始,那种被人盯上的感觉更明显了,但是又好像和之前的不一样,似乎,是两个不同的人在盯着我,最初的那股视线一直都是以一种旁观的态度在看着我,但是这股新的视线却好像离我越来越近,带着让人没办法忽视的恶意在靠近我,但是我赖以生存的技能却没有让我发现丝毫我被跟踪的证据!这太难受了。
博士说再过一周就能到达补给站了,等到达补给站时我一定要申请脱离这个考察队。
贝雅纪■■■年12月11日阴转大雪
是博士!盯着我的人是博士!午休时我又做了那个梦,本想着索性也睡不着,干脆起床在附近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危险,结果却在走出帐篷时听到了努力压抑着的仓皇逃跑的细碎脚步声,原来跟踪我的人就在考察队里!纠结了一个月的事情终于有了思绪,假装不在意的踱步到附近取冰化水的地方,晶莹剔透的冰柱就是冬天里最好的镜子,而冰柱映出的那个人竟然是博士?!难以置信,博士为什么要跟踪我?这个考察队太诡异了!我等不到补给站了,今晚我就要找机会逃离这个考察队!
++++
[以上内容摘录自研究所A级考察队在完成代号“猛犸”的考察任务后于6月17日回归时上缴的任务物品里多出来的一份考察日志,据悉,该任务队员无一人落队或意外去世,且该日志中所提到的博士也并非本次考察任务的带队博士,日志中的博士在研究所的人员档案也无法找到匹配对象。除狼群袭击部分无法找到对应证明外,这本日志的时间记录及事件记录与其他队员的考察日志及语音汇报记录均无出入。且该本日志在12月11日的记录之后的两页有纸张被撕毁的痕迹,根据留下的笔印可以隐约看出“阴谋”“不是我”“救救我”“快跑”等字样。本次考察的最大收获是在12月14日,考察队在营地附近发现了四只巨大的脚印,根据脚印陷进雪里的深度以及脚印间的距离,考察队推断出了该生物的体重及身高,对比以往记录,符合有关A-的生物信息,为“猛犸现世”的说法提供了一定依据,研究所也可以针对该信息及时调整预防措施。至此,本次考察得到了巨大突破。]
END
撰稿:程白
配图:颖儿
排版校对:楠琼
STEP1:扫码创造与魔法故事团,阅读丰富故事
绘风录
创造与魔法故事团
绘风·
STEP2:将故事团设为星标,第一获取每日发文通知
STEP3:可移步至故事团贴吧,向撰稿人提出你的疑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rhxcwz/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