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在
前
面
俗话说“十人九胃”,胃不舒服,胃酸,胃胀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通病。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区,每年胃癌的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每年死于胃癌者约占全部肿瘤死亡者的1/5,胃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但近几年青年人患癌症的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前不久有一个新闻:武汉有一名小伙子,20岁,竟然被查出胃癌,还是晚期。后来才知道这个小伙经常在外面吃饭,导致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最终诱发了胃癌。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螺旋状、革兰阴性、微需氧性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年即被发现,直到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一种细菌。它也会残留在口腔中,从而导致口臭。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细菌,易感染。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疾病患者可能会有以下症状:
①胃炎:上腹部疼痛、恶心和呕吐等。
②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上腹部区域的钝痛或烧灼痛,疼痛可在夜间或空腹时加重等。
③胃出血:严重的胃痛、黑色或柏油样大便、呕血、呕咖啡色物、头晕等。
④胃癌:腹部疼痛或肿胀、食欲不振、恶心或消化不良、容易出现饱腹感、呕吐等。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性很强,它常存在于带菌者的牙垢与唾液中,只要你和这个人夹了同一盘菜吃,都有可能被感染。中国人向来喜欢在一个盘子里夹菜,不注意使用公筷,所以如果和携带这种细菌的人一同用餐的话,就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当然并不是说,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患胃癌,它是一种潜在危险因素,并不是绝对性因素。
这里,老高也建议在外用餐时,一定要注意用餐方式,饭前洗手,使用公筷夹菜,以免感染。
不过,幽门螺杆菌有个弱点,就是不耐热,如果有高温消毒功能的碗柜就可以把幽门螺杆菌杀死,或者洗碗时放在锅里用开水煮一会儿也可。
其次,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还有口对口喂食。据调查,婴幼儿感染幽门螺杆菌大多正是由于大人口对口喂食造成的。所以老高也纠正一个观念:不要以为把食物嚼碎喂到小孩子嘴里是对的,如果你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很可能把这种细菌传染给小孩子了。
怎么检测幽门螺杆菌?
有溃疡、胃炎或其它胃部疾病的患者可能需接受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血液、呼吸或粪便试验检测到。
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尿素呼气试验,这是被公认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幽门螺杆菌检查的“金标准”。
检查前受检者需空腹三个小时,用温开水完整口服一颗胶囊,静坐15分钟后向专用的呼气卡中吹气留取样本,再将呼气卡放入专用的检测仪内,就可以灵敏、准确、全面地检测出患者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注意抗生素、铋剂、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上消化道急性出血、胃切除手术等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
其他检查方法还包括细菌培养、胃活检黏膜涂片、组织切片染色、尿素酶试验等。
如何治疗幽门螺杆菌?
目前认为根除Hp是治愈和防止溃疡复发的关键,如果患者感染Hp,并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早期胃癌术后、胃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提倡对其作积极的Hp根除治疗。
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仍然可以通过抗生素成功治疗。但是因为胃里的pH值过低,大多数抗生素活性降低和不能穿透黏液层在细菌局部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
迄今为止,尚无单一抗生素能够有效地根除Hp,因而发展了将抗生素、铋剂及抑酸药物联合应用的多种治疗方案。目前一般采用三联或四联方案,以低剂量、短疗程为佳。
怎么预防幽门螺杆菌?
目前暂没有相关的疫苗可预防Hp感染,而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其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可以是口到口(共用碗筷、茶杯),胃到口(胃里反流到口腔),还可以是粪到口(幽门螺杆菌可随大便排出)。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点:家庭聚集性。为根除彻底和避免再感染,治疗时家庭中的其他人员最好也要同时治疗,并实施分餐制,以免再度感染。避免家长嚼碎食物喂宝宝。
2、注意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防止病从口入。不吃不洁食物,只喝干净,安全的饮用水。
3、呕吐物、粪便应及时清理,手和器具应消毒。
老高提醒:如果出现口臭、泛酸、胃痛等症状的患者,应做胃镜和Hp感染筛查。
医院医生高启龙,大家可以叫我高博士或者老高,了解更多肿瘤科普知识,欢迎识别下方招聘SEM(竞价)总监白癫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zlwzff/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