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介绍
张敏 主管护师
本科学历,粤港澳培养老年专科护士。第一届中医护理跟师班学员。
广东省传统医学会委员,中医特色技术创新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医护理特色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员,阳江市护理学会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阳江市护理学会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阳江市医学会“治未病”分会委员。
胃胀案
医案简介
年轻的刘女士因“胃胀”到治未病科就诊。诉近期饮食不节出现胃胀,反酸,胃口不佳,食多则欲吐,腹部闷胀。舌尖红,苔黄稍厚,脉濡软,稍数。平素口腔易长溃疡,性情易焦虑,右胁隐隐作痛,怕冷,手脚冰凉。
此缘木郁水寒,土湿胃逆,相火不降。治以暖水达木、泻湿补中、和胃降逆。拟姜、附暖水温中,桂枝、柴胡达木疏肝,当归、首乌以滋风木,川芎疏乙木之郁,茯苓燥土,肉桂补火助阳,以牡丹皮、淡竹叶、玄参清其相火,法半夏降其逆气。
护理干预措施
嘱患者注意避免风寒,保持情绪平稳,忌食生冷食物,清淡饮食为主。中医护理技术
耳穴疗法,穴位:脾、胃、神门、肝、胆、肾上腺、内分泌。以王不留行籽黏附在0.6厘米×0.6厘米大小的胶布中央,消毒后用镊子夹住胶布,贴敷在所取穴位上。每日自行按压3~5次。
临床效果评价
随访症状明显改善,胃纳佳,无明显胃胀反酸,仍有右胁隐痛。嘱患者饮食有节,调畅情志。
LEARN
学习
体会
黄元御的《素灵微蕴·反胃解》载:“胃主降浊,脾主升清,脾升则清气上达,粪溺无阻,胃降则浊气下传,饮食不呕。脾陷而清气填塞,是以涩闭,胃逆而浊气冲逆,是以涌吐。总由中脘阳虚,脾胃湿寒,不能消水而化谷。”患者素体脾胃虚弱,脾陷肝木下郁,见胁痛隐隐、心情焦虑;肾水不温,不能温煦四肢,故怕冷,四肢冰冷。因饮食不节,引起胃气不降,浊气逆冲,故反胃欲吐,纳差,反酸,胃胀,舌苔厚;胃逆则胆火、相火上逆,易口干、口腔溃疡。饮食不节易损伤脾胃,中气失运,而致脾胃升降反作,所以饮食要节制也要有节律,顾护好脾胃,气血生化有源,才能营养五脏。COMMENT
导师
点评
从该案可以看出学员对脾系疾病掌握较好,对“胃胀”的病因病机有了充分认识,能够采取了适宜的中医护理方案。脾胃系疾病是治未病科常见的病种,采取积极的中医干预手段可以有效的改善胃肠道功能。该案所采用的耳穴疗法是中医治未病的常用疗法,对该病有针对性。耳穴疗法
中医认为耳廓存在许多与人体脏腑经络、躯干四肢、组织器官等互通的特殊部位,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提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这些特殊部位就是“耳穴”。耳穴是人体健康程度及疾病发生的反应点,因此,可以通过刺激对应的耳穴,达到疾病防治的效果。
---END---
供稿|护理部张敏
编辑|欧小婷曾倩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zz/7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