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泻胃胀 >> 胃胀气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伊犁马的驱虫保健

来源:腹泻胃胀 时间:2021-2-6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盛产良驹的宝地,新疆马匹存栏量为90万匹,排在我国马匹存栏量首位,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扶持和支持下,在各族“爱马、养马”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新疆马产业蒸蒸日上,逐渐由最初的交通运输、农耕役用和军用等传统马业转变为比赛、马术、旅游休闲和食用为一体的现代马产业。然而,由于马属动物是多种寄生虫的自然宿主,其体内寄生的病原种类泛多,造成马匹生长发育受阻、营养不良、生产力下降,重症死亡,给马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患有马梨形虫病(马焦虫,国家二类病)的马匹长期携带病原或抗体阳性而被制止比赛、马术、走出疆外/国门等影响极大。

1伊犁马常见寄生虫病

寄生虫普遍存在于马属动物体内和体表,构成了物种协同进化的一部分。马匹引入和安置到新的地区,其携带的病原体会对引入种和当地种带来双向负面影响,这在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的马属动物上表现尤为突出。马匹可耐受少量寄生虫,不表现出明显的异常征兆,但大量的体内寄生虫可导致马匹严重营养不良、生理紊乱乃至死亡,尤其对改良马匹、引进马匹存在潜在的危险。笔者结合前期科技支撑项目,据调查发现,对伊犁马现有寄生虫病种类包括以下。

1.吸虫病:肝片吸虫(Fasciola.hepatica)寄生于马的肝、胆囊,导致马肝片吸虫病。

2.绦虫病:裸头绦虫(Anoplocephalamagna)、叶状裸头绦虫(A.perfoliata)寄生于马小肠,均以其吸盘吸附着肠粘膜,而造成粘膜炎症溃疡,导致消化不良,间歇性疝痛和下痢等。

3.线虫病:伊犁马常见线虫包括有马副蛔虫(Parascarusequorum)、马尖尾线虫(Oxyurisequi,也叫马蛲虫)、普通圆线虫(Strongylusvulgaris)、无齿圆线虫(S.edentatus)、马圆线虫(S.equinus)、锯齿三齿线虫(Triodontophorusserratus)、鼻状杯环线虫(C.nassatum)、长形杯环线虫(C.elongatum)、小口柔线虫(Habronemamicrostoma)、蝇柔线虫(H.muscae)、安氏网尾线虫(Dictyocaulusarnfieldi)、指形丝状线虫(Setariadigitata)、多乳突副丝虫(Parafilariamultipapillosa)等,分别寄生于马小肠、胃、大肠、肺、脑脊髓、肌肉结蹄组织等部位造成消化、呼吸功能紊乱,肝、肺功能异常,导致急性慢性胃肠炎,营养不良、贫血、‘腰萎病’、‘血汗病’等,重症者消化不良、消瘦贫血、长期卧地不起,发生褥疮,恶病质死亡。

4.寄生性昆虫病:包括蜱(Ticks)、螨(Mites)、胃蝇(Gastrophilus)及虱(Soulsby)等;

1)蜱虫:在马体表吸血的蜱虫包括硬蜱属(Ixodes)、革蜱属(Dermacentor)、牛蜱属(Boophilus)、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血蜱属(Haemaphysalis)、璃眼蜱(Hyalomma)等多种蜱虫(新疆约45种蜱),直接吸血外传播血液原虫(巴贝斯虫、泰勒虫)、病毒(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立克次体(蜱媒斑疹热、Q热)、螺旋体(莱姆病)、细菌(土拉杆菌、布鲁氏菌)及分泌毒素等。

2)螨虫:马疥螨(Sarcoptesequi)、马痒螨(Psoroptesequi)等寄生于马匹体表,导致强烈骚痒、皮肤丘疹和小泡,急性皮炎。

3)马胃蝇类:计五种,肠胃蝇(Gastrophilushaemrrhidalis)、鼻胃蝇(G..nasalis)、兽胃蝇(G..pecorum)、小胃蝇蛆(G..inermis)等寄生于马胃内,以口钩刺入胃粘膜吸血,导致引起慢性胃肠炎、出血性胃肠炎等。

5.原虫病:马梨形虫(Piroplasmea)、马伊氏锥虫(Trypanosomaevansi)、马媾疫(TrypanosomaequiperdumDoflein)、马新孢子虫(Neosporoa)、马球虫(Coccidia)等寄生于马匹血液、肝脾、淋巴细胞内,导致马败血症,急性病例、重症死亡。

伊犁马消化道寄生虫实物

伊犁马体内外常见的寄生虫种类

2伊犁马感染寄生虫病状况及其对马产业的影响

1.伊犁马感染寄生虫的调查

我课题组对伊犁马消化寄生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查伊犁马匹,检出份阳性,其总感染率为92.4%(/)。其中,线虫感染率为84.6%(/),球虫感染率为38.6%(/)。在被检样品中,昭苏县马匹样品共份,其阳性数为,其感染率为89.1%(/);新源县马匹样品共份,其阳性数为份,其感染率为98.8%(/),详见表1。

对昭苏县马消化道寄生虫一年12个月动态调查结果,发现一年四季均感染,其感染率与各个马场均不同,详见下表2。

对伊犁马感血液染梨形虫(焦虫)情况的调查,发现新源、昭苏、特克斯及尼勒克四地区感染率均不同,详见下表3。对不同年龄段伊犁马感染梨形虫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伊犁马均有马梨形虫病的感染,详见下表4。

2.寄生虫对养殖马业的影响

寄生虫病通过对马产业中的个体—伊犁马进行侵害,导致整个马产业链收到危害。寄生虫病对伊犁马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夺取营养—寄生虫在马体内寄生夺取营养,其数愈多,被夺取的营养也就愈多。如蛔虫和绦虫在肠道内寄生,夺取大量的养料,并影响肠道吸收功能,引起宿主营养不良症。(2)机械性损伤—寄生虫对马所寄生的部位及其附近组织和器官可产生损害或压迫作用。如蛔虫、马圆形线虫导致胃溃疡、肠系膜动脉瘤等。(3)毒性和抗原物质的作用—寄生虫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虫体的分解物对马体均有毒性作用。导致超敏反应—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往往会诱导宿主产生超敏反应(包括Ⅰ、Ⅱ、Ⅲ、Ⅳ型)。(4)带入病原—寄生虫病继发感染其它病毒、细菌性病,其经济损失惨重。

3伊犁马建立驱虫程序(驱虫保健)的必要性

马产业只有在马匹健康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很好地发展。马属动物疾病一般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及普通病,而传染病症状较明显,均有商品化的疫苗可预防;普通病的诊治方面乡村兽医临床经验丰富,基本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然而马寄生虫病几乎不表现症状,带虫率高,各种病原难以鉴别,且尚无疫苗可预防,只靠驱虫治疗和采取综合防治来达到防治目的。故驱虫保健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治疗患马,使它及早恢复健康,而且在于解除寄生虫对宿主马的危害,防制马寄生虫病的发生。笔者从以下两方面分析马驱虫保健的必要性。

1.马产业链分析

2.马疫病防控技术方面分析

4马驱虫保健技术,促进马产业的健康发展

1.每年2次或多次计划性驱虫

在掌握不同种类寄生虫病原、流行特点和感染途径的基础上,选择最佳驱虫药物和时间制定有针对性的驱虫方案。驱虫过程中还应注意下列几点:

1)驱虫前的病原检查,掌握马体内外寄生虫的种类、感染强度等基础数据;2)正确选择驱虫药物:广谱(最好一种驱虫药可以驱除多种寄生虫如对吸虫、绦虫、线虫等不同类型的寄生虫均可驱除的)、高效(经1—2次用药就能彻底驱除畜禽体内的寄生虫)、低毒(对马有较小副作用,药物在马体内残留量少、残留时间短、不污染环境)、价廉、使用方便(在大群驱虫时方便的驱虫方法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同时,还应注意寄生虫产生抗药性,在同一地区,不能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药物,应经常更换驱虫药的种类,或联合用药,使用驱虫、杀虫药物要求剂量准确;3)先做小群驱虫试验,取得经验并肯定药效和安全性后,再进行全群驱虫,以防用药不当,引起中毒死亡;4)驱虫后对马应加强护理和观察,必要时采用对症治疗,并及时解救出现毒副作用的马。5)驱虫后效果进行评价,确定二次驱虫时间地点。

2.正确诊断、及时发现,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因为寄生虫种类繁多、病原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复杂,呈阴性、慢性感染不易表现症状,故采取正确、及时诊断。采取综合防治,加强马粪便管理(无害化处理)、避免病原扩散;消灭中间寄主及切断传播媒介来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将成年马和幼驹分开饲养,以减少幼驹的感染机会,并适当在饲料中增加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和添加青绿饲料等,以提高马抵抗寄生虫感染的能力;外地引进的马要进行隔离检疫,确定无病时再合群,以避免当地本来没有的寄生虫病流行。

蠕虫类、原虫类及媒介昆虫类导致的寄生虫病严重危害着马匹健康和马产品的数量及质量。因多数马匹‘带虫’呈慢性过程,常被人们忽视,使马生产性能下降20%以上;寄生虫因种类繁多、分布广、其感染率和流行趋于上升,防治难度大。根据当地马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应在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或引起严重损失之前早期进行诊断,及时组织定期驱虫。防治马寄生虫病必须贯彻以”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必须掌握寄生虫种类、其发育规律和流行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计划性驱虫保健,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马匹的健康,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养殖马业的健康发展。

文字来源:巴音查汗新疆农业大学教授

往期导读

中国马会书记、秘书长岳高峰一行同张家口市委书记回建等有关同志会谈

AllNationsCup如期而至中国将成为赛事合作伙伴国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野马野放前夕随想

关于规范填写纯血马登记申请表的介绍

他们的爱情在马背上

夏阳的马主题雕塑世界

想在国马传媒上看到自己的作品?

容易!

投稿邮箱

media

chinahorse.org

声明: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zz/60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