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泻胃胀 >> 胃胀气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一味药,通六腑消除胃胀胃寒脾湿,乃

来源:腹泻胃胀 时间:2020-9-4

  

  本文理论依据:《中华药海》、《中华临床中药学》、《临床实用中药辞典》、《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临床中药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首,我继续给你谈能养生的中药。

  我想和你聊砂仁。

  

  什么是砂仁啊?它其实就是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者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这个东西在广东、广西、云南一带多产,夏秋两季果实成熟的时候采收、晒干。它一般是生用的,用的时候打碎,不能久煎,一般都是后下的,以免药性丧失。

  这个玩意能干啥呢?我记得我一开始学中药的时候,老师教我们,这个东西可以畅三焦、通六腑。这个说法的原话,就是在古籍《药品汇言》里头。原文是“此药辛香而窜,温而不烈,利而不消,和而不争,通畅三焦,温行六腑”。其实,它性味辛温,主要入脾经、胃经,善于化湿开胃、行气温中。可见,所谓的温行六腑,主要还是源于它可以调和胃气。胃,乃六腑之长啊!六腑都是谁?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胃气降,六腑之气才会通降如常。如果胃气不顺畅,六腑就会阻滞。所以,所谓的“温行六腑”,其实质还是调和脾胃。

  那么,这个砂仁到底能干啥呢?老百姓怎么用啊?我给你从头说吧。

  第一个,就是脾胃有湿气,就是所谓湿阻中焦。

  这样的人啊,舌苔是白腻的,大便一般不成形,小便也比较浑浊,经常觉得腹胀胃胀,或者时时欲呕,总有点恶心的感觉,有的人口中不渴,一天不喝水都没事儿。有的人虽然口渴,但是喝多水不行,胃受不了。还有的,专门喜欢喝热的,凉的温的水入不了口。这就是湿邪困阻脾胃了。这个时候,砂仁可以用。因为砂仁辛温能散,可以燥湿。

  

  第二个,就是你脾胃气滞而导致胃胀。

  这样的人啊,舌苔一般也比较厚腻,大便也不爽利,从前可能有暴饮暴食的经历,结果脾胃对食物运化不及,它的气就呆在那里了,仿佛干的活太多,它来情绪了,撂挑子不干了。这个时候,你就会胃胀、胃痛、吞酸、嗳气,或者直接呕吐。所有这些不适在放了屁之后会减轻一些。这就是气滞的表现了。这个时候啊,可以用砂仁。中医讲,砂仁能行胃气,恢复脾胃的运化、气机。用现代药理学研究的话讲,其实砂仁能增强胃动力。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

  第三个,因为胃寒导致的腹痛、呕吐、腹泻。

  有的人呢,天生胃寒,结果饮食还不注意,或者受到起居方面的影响,使得寒邪直入脾胃,于是就腹痛、腹泻,或者呕吐、肠鸣,拉稀的时候粪便就像清水一样。整个人伴随肢体倦怠乏力、面色不好,舌淡苔薄白。这个时候,用砂仁来止泻、止痛。现代药理研究已经发现了,砂仁这个药有明确的止泻、抗炎和镇痛功效。

  砂仁其实还有别的功效,比如说安胎啊,温肾啊等等。这些我就不多说了。

  那么,这个砂仁到底怎么用呢?

  一般来讲,砂仁必须得捣碎。你不捣碎,有效物质就出不来。它的常规用量就是3到6克,煎煮的时候后下。我建议啊,咱们普通老百姓,要是有上面我说的毛病,可以取6克砂仁,捣碎了,放在水杯里头,用沸水来冲泡,闷盖10分钟服用。可以反复续水。你要是有时间,给它用水煎,煎一开就行,服这个水,也挺好。

  你要是感觉效果不好,尤其是调治胃胀、恶心、欲呕的时候效果不明显,你再加上6克的陈皮。砂仁配陈皮,这是经典药对,对消化很好的。

  

  古代有个办法,就是把砂仁给捣碎,之后用萝卜汁浸透,焙干研细末,每次服用3到6克,饭后一小时用温热水送服。这个治疗所谓“痰气膈胀”,说白了,还是有湿气、胃胀。

  如果说你啊,吃了不少肉,结果觉得不消化了,胃胀、难受、嗳气、口臭,觉得里面这个腻啊,什么东西都吃不下了。怎么办?你拿砂仁配点山楂。两者各取6克,用水煎着服用。山楂帮你化肉食,多好啊。

  如果你啊,平时乏力,便溏,少吃则胀,食欲不好,你这是脾胃之气太虚弱了,脾虚气滞。我劝你用党参、白术、茯苓各6克,配上点砂仁3克,前三味水煎开之后,加入砂仁,小火再煎一小会儿服用。健脾、除湿、行气,改善状态。

  如果你啊,就感觉脾胃虚寒,容易打嗝、嗳气,打嗝起来没完没了,舌苔白腻,胃一吃凉的就难受,我劝你每次用砂仁细粉2克,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这个是年《浙江中医》里头记载的,挺好。

  

  砂仁还有一个功效,治口腔溃疡。我顺带教给你——你就准备砂仁适量,研成细末,外敷患处,可以止痛。此法还能治牙疼。

  砂仁作为常见的助消化的药,目前为止认为无毒。现代中药毒理学对它进行研究,发现无论怎么用,实验动物都没有毒性反应,因此可以说是实际无毒。但是呢,阴虚火旺、气血虚弱、血热生风的人最好不要用,因为它性味辛温啊。还有的人,在用它之后会起疹子。这个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好了。这味药就给你讲这么多。

文君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zz/5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