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肚子胀气的现象在兽医临床较为少见,在养猪生产中不太容易引起重视,但其发病急且无特效药,往往来不及治疗就已死亡,常会让猪场遭受经济损失,故也要引起警惕。胀气对猪只生理功能往往带来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1、影响呼吸:腹腔胀气,横膈升高,胸腔变小,肺呼吸功能受到限制,可引起呼吸困难。
2、毒素吸收:肠腔内潴留的食糜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腐败,产毒产气,被机体吸收,加重病情。
3、水电解质失衡:严重腹胀,肠腔内容物潴留,肠壁受到压迫,不仅影响肠内容物吸收,还使肠壁血浆渗入肠腔,引起水、电解质失去平衡。
4、影响血液循环:腹部胀气,横膈上提,压缩胸腔,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到影响。肠腔胀气,肠内压升高,影响肠壁血液循环。腹腔内压升高,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因回心量减少,影响心脏射血。
引起猪肚子胀气的原因比较多,有病原微生物感染,胃肠功能紊乱或胃肠疾病引起的,也有饲养管理不当或外界应激因素造成的,在养猪生产中要详细了解引起发病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避免胀气的发生。
原因分析1、大肠杆菌感染
幼龄猪在出生后3周以内极易感染大肠杆菌,其感染无季节限制。黄痢常波及一窝以内90%以上的仔猪发病,有的达%,病死率很高,发生白痢时窝发病率可达30%-80%。病原性大肠杆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使猪只发生腹泻和脱水,由于肠道的消化功能丧失,营养物质在肠道中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肠道的胀气。
2、产气荚膜梭菌感染
出生12小时至7日龄的仔猪易感染,更多见于3日龄,窝感染率为9%-l00%,病死率为5%-59%,平均死亡率为26%。大部分猪会发生血痢,腹部皮肤变黑,精神衰弱,不愿走动。小肠严重出血,肠壁出现气肿,在其他肠管也会出现血样液体。
3、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
传染性胃肠炎一般发生于冬、春季,可通过猪的接触传播,多呈地方性和周期性流行性。病毒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后,使其迅速脱落,难以分解乳糖和其他必要的养分,由于渗透压的作用,从而引起水分的停留,甚至从身体组织中吸收体液,产生腹泻和失水。同时营养物质在肠道中发酵,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胃肠臌气。解剖尸体脱水明显,胃内充满凝乳块,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肠系膜充血。类似病变也可见于流行性腹泻。
4、感染性便秘
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其多病原混合感染例如猪瘟、蓝耳病、链球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慢性肠结核病、肠道蠕虫病等,能引起严重便秘,从而导致臌气,此外常伴发其它症状及病变。
5、秋末到春初,或高温酷暑的夏季,冰凉的饮水对胃肠道造成不良的刺激,再加上猪只采食霉变饲料等其他应激等,造成消化紊乱等胃肠问题而导致猪肚胀气。
6、由于饲喂管理不当,母猪食入饲料过多,而消化道蠕动力不足,饲料滞留在胃肠内,引起魏氏梭菌繁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不能及时从肛门排出,使胃肠胀气,压迫心脏和肺部,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加速病猪窒息死亡。
有效防治1、母猪产前注射C型魏氏梭菌疫苗,以及仔猪初生后注射敏感药物(如长效土霉素或盐酸头孢噻呋等)防止肠道病原菌感染,并配合微生态制剂(如健畜宝)、免疫增强剂(如美典牌·银翘散)口服拌料对仔猪肠道菌群进行调理,并快速提升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
2、注意饲料颗粒保持适当的粒度(粒度4.0毫米),减少胃溃疡的发生。防止猪吃得过饱,引起消化不良。适当提高冬季猪舍的温度,避免冰凉饮水、霉变饲料对猪胃肠道的刺激,避免胃肠发生胀气。
3、加强运动,尤其是母猪,喂些粗纤维例如蔬菜、番薯藤等促进胃肠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并抑制厌氧菌的生长。
4、一旦发现有猪胀气,要及时处理,不能拖延,以免延误病情。对于胀气母猪,可用美典牌·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兑水饮用,同时内服藿香正气水30-40ml,每日2次,若有体温升高现象,可肌注美典牌·银柴注射液稀释美典牌·注射用苯唑西林钠;对于便秘引起的胀气,可灌服植物油ml,结合肥皂水灌肠,并赶至空旷处运动。以上病症,一般经过1-2天的治疗,胀气症状会得到减轻甚至消除,大大降低了死亡的危险。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zz/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