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冬天来了发现老胃病是非常非常的多,在这个季节容易高发也容易反复,出现在冬季觉得胃不舒服,其实胃病不简简单单是胃病那么简单的事情,它还关系到心脏!具体的来跟大家分享,因为到了冬天天气冷也是心脑血管的高发季节,所以如何保护好胃同时才是保护好心脏,很多人会觉得胃不舒服,打嗝胀气隐隐作痛,觉得胸口不舒服,有点闷上不来气等等,在黄帝内经当中就有记载说叫厥心痛?
胸满腹胀、胃心痛也,也就是说胃痛会导致心痛,所以叫胃心痛。首先说饮食停滞会伤心,像水停滞不前瘀滞在这里,中医会觉得胃主要是收纳腐蚀,吃进去的食物首先要进入胃,如果胃可以把它更好的消化吸收,饮食就会出现很好的运作。如果说胃吃进去的食物停滞在里头了,没有很好地消化和运作吸收,它就会向上侵入到心脏。我们讲说胃要懂得降气,就是吃完了食物,难免会有一些食物是有气体的这种作用,那是要往下排的,但反而发现很多胃病的患者胃不舒服,它容易出现的是打嗝,胀气就是气不能下降,而往上走,就会容易影响到心脏,胃气不降会伤心。
这个就是刚才讲到的这个意思。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小觑了脾胃不和的问题,为什么不厌其烦的在强调脾胃是后天之本,一定要把脾胃调整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到了冬季以后叫胃中虚寒的是高发期,什么叫胃中虚寒,其实也没吃什么冰冷了,就老觉得胃里凉凉的。有没有觉得不暖?然后还动不动就觉得胃疼不舒服,等等这样。
我们到底应该灸什么样的穴位?灸中脘穴,重点来讲因为中脘穴又名叫太仓,仓意思就是说储集了所有的食物以及能量,而且它位于中焦的中点,所以它很重要,我们说中焦不通畅,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把中脘穴灸透了,可以调味补虚益气,而且是降逆止呕,意思就是说如果胃酸、胃痛、打嗝、胀气所有胃部问题统统都来找中脘穴一个穴搞定,所以通常都管这个穴位叫我们身体自带的健脾消食丸。
我再说一句通俗易懂大白话,就是说一个中脘穴能搞定所有的胃部问题,了解吗,无论是虚寒还是怎样,那这个穴位怎么灸,通常建议大家其实在家里时候可以绑马氏温灸罐,直接就在这个中脘穴上,因为马氏温灸罐绑在这里基本上温灸可以一个小时。这个穴位是要有足够的时间,才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胃寒特别严重,通常建议隔姜灸,就是要平躺在那里切一个一元硬币厚的姜片,还要把姜片扎上眼,上面放上艾柱,但这样很麻烦,建议大家可以用含有姜的精油先去点穴按摩开中脘穴,再把家里的马氏温灸罐或艾条用上就可以了。
讲到这里我还要再跟大家讲一个话题,因为脾胃是一家,刚讲到胃,还要讲到脾,如果脾经堵了,很多慢性病就都会来了,首先说脾经的线路是腹从胃,别上膈,住心中,就是说如果出现什么心慌气短胸闷,即使在心电图上没有看出任何的问题,但是出现了这些症状,就是脾经出现问题,要疏通脾经,补气健脾才能养血。
大家知道吗?人体的造血的能力是脾来造血的,而肝是用来藏血的,所以这个对我们来说非常的重要。尝试一下顺着膝关节往下来,按一下地机穴,三阴交,还有脚上的公孙,还有太白穴,顺着这条经络按下去看会不会疼。不通则痛大部分人脾经都非常非常的堵,这些穴位把它疏通开了,才可以强化脾经,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虚之人体内的水谷运化能力就不强,就是吃了消化不吸收,所以会湿气大,会有眼袋水肿气血亏气色也就不好,人会有虚胖,所以临床当中经常会发现有长期这种亚健康慢性疾病的人,大部分都是脾虚和脾经络不通,肠胃不好,所以特意把脾胃的两个重点的经络还有穴位跟大家来分享,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行动起来。
所以说食疗是可以一定的辅助,但是艾灸它是可以从本质上改变体质的!首先把腿上的脾经的穴位按摩疏通开,同时把脾经的穴位也要艾灸上,中脘穴是一定要灸的,最简单就是灸中脘、足三里还有三阴交,连续灸一个月的时间,慢慢肚子也变软了,打嗝胀气的事情也变少,人也睡得好,精神越来越好,吃进去的东西更容易消化跟吸收了。
送家人、送健康就送家庭基础装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zz/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