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或者萎缩性病变,病理变化多局限于粘膜层,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最总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腺体萎缩,病程缓慢,反复发作。
慢性胃炎的人群经常会胃痛胃胀,或者伴随返酸,消化不良,胃口变差等症状,稍稍吃错东西,就会胃痛胃胀,很难受。医院看了又是消炎药或者抑制胃酸的药,用了很多方法,收到的效果也一般般。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或隐痛,泛酸、恶心,呕吐等,脾胃虚寒表现为胃脘隐痛,饭后减痛,空腹加重,肝气或肝火表现为胃肋胀痛、嗳气频繁或伴有心烦易怒,或胃重灼痛,口苦,胃阴亏虚引起胃脘隐痛,口燥咽干,血瘀胃络产生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按则加重。
中医上辨证慢性胃炎通常都是脾胃虚寒,无力运化导致胀痛。今天教大家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艾灸适用慢性胃炎的人群。
艾灸就是一个治疗脾胃虚寒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艾灸可以温经通络,去寒止痛。还可以立竿见影哦,甚至比止痛药还要快,尤其是饭后胃胀痛或者过食生冷后胃胀痛。
艾灸治疗慢性胃炎以疏肝理气,活血暖胃,养阴止痛为主。
艾灸取穴:
1、中脘: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2、足三里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3、胃俞
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胃扩张,胃下垂,胃痉挛,肝炎,腮腺炎,肠炎,痢疾;
4、脾俞
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胃炎,胃下垂,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肠炎,痢疾,肝炎;
5、膈腧
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消化系统疾病:神经性呕吐,胃炎,胃溃疡,肝炎,肠炎,肠出血;
灸法:用艾艾贴艾灸,每穴每次15分钟,7日一个疗程,中间间隔2-3天。一个月之后就会觉得胃痛胃胀远离你,试试看?
前面说到,慢性胃炎跟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因为天天都要吃东西,所以预防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有慢性胃炎,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禁止吃冰冻生冷,雪糕冻饮料之类的,咖啡奶茶辛辣的也要少吃哦!
艾艾贴艾灸调理慢行胃炎的真实案例:案例一:案例对象:艾友
从年起我就患有慢性胃炎,到年初的时候加重,胃胀气严重,胃里容不下一点东西,包括喝水,胃都涨的难受。在吃了数月西药后无缓解,准备通过中医方式调理,同事推荐了艾灸,推荐了艾艾贴。
从年9月开始使用艾艾贴
分别艾灸了中脘,下腕,神阙,天枢,关元,足三里,每天晚上艾灸一次。
艾灸10天后腹部出红疹,痒,神阙出水
排病反应主要是痒,抹和了白醋的艾灰,实在痒的时候停灸过几天,中间胃部胀气好转几天后又反复甚至加重,在咨询了群里的医生后,被告知是返病反应,补灸了肝俞,胆俞,脾俞,胃俞,期间多次返病反应,经过多次调整穴位,平时注意饮食,现在偶尔做个保健灸,吃喝没问题,胃胀问题基本解决!
发本人艾灸前的照片,艾灸过程中的照片,艾灸调理好后的照片
断断续续一共灸了四个月,用了20盒左右的艾艾贴。现在还在做保健灸,胃部的,妇科的穴位等。一开始用的是传统的艾灸盒,灸感不明显,只是感到热,并且一次艾灸时间很长,试用过艾艾贴后首先是“方便”吸引了我,另外艾灸腹部的时候,明显感觉胃部有暖流,而不仅仅是体现在表皮的热感,烟也没有传统艾条大,这样就让我开始有兴趣坚持使用艾艾贴!
遇见艾艾贴后,家里的药箱基本闲置了,家人的感冒咳嗽,腰酸背痛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艾艾贴,并且艾艾贴也没有让我失望。本人承诺以上案例真实,并且愿意分享到朋友圈让大家知道!
艾宝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zz/2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