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婴儿来说,肠道发育不是很完善,比较容易出现一些肠道问题,比如肠胀气(肠绞痛)、拉肚子、便秘等等。
这些问题有什么症状?妈妈应该怎么护理宝宝呢?
01肠胀气(肠绞痛)
通常肠胀气也称为肠绞痛。
肠绞痛症状
●毫无征兆的哭闹,很难安抚;●四肢蜷曲,脸憋的通红,腹部鼓鼓的;
●经常放屁;●很多是在晚上吃过奶后哭闹,其它时间段也可能发生;●因反复的哭闹,可能睡眠不太好,并且吃奶时间延长;●宝宝哭闹后,没有其它不良表现,吃奶正常,体重增长正常。
如何护理和用药?
①抱起宝宝安抚,多换几个抱宝宝的姿势,走动走动。
②试试安抚奶嘴,吸允的动作有时可以让宝宝安静下来。
③如果是白天哭闹,可以把宝宝放在手推车中,推出去散散步。
④把宝宝平躺,让他的腿弯曲,然后让宝宝的膝盖贴住宝宝的胸壁,然后再拉开。
⑤轻轻地按摩宝宝的腹部,也会有作用。
⑥给宝宝洗个温水澡。可以让宝宝放松,在宝宝洗澡的过程中,妈妈也可以轻轻的按摩宝宝的腹部。
⑦妈妈可以先尝试上面的方法,如果都试过没有任何帮助,可以试用药物。
▲西甲硅油:帮助宝宝排气。
▲益生菌:帮助宝宝消化。推荐玛仑菌舍益生菌,专门针对婴幼儿肠道健康的。
02
腹泻
小宝宝大便通常比较松软或偏稀一些,有时很难判断小宝宝是腹泻还是正常的大便。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腹泻?
关键看宝宝大便的次数和性状变化。如果大便次数和性状一直变化不大,就算大便稀、次数较多,也不一定是腹泻,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这样的情况很多。
如果宝宝平时大便不稀,发生了明显变稀;或者宝宝平时大便次数不多,突然变频繁,那么可能就是腹泻。
如何护理腹泻宝宝?
腹泻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又分为两大类情况:
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等。
细菌性肠炎: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等。
非感染性的情况就更多了包括:
乳糖不耐受;
牛奶蛋白过敏;
食物(辅食)过敏;
其它原因(饮食习惯不当、药物副作用、受凉等);
但是,不管是哪种原因引起的腹泻,以下家庭护理措施都不会错:
①预防脱水,补液
市场上最常用的就是口服补液盐III,它是一包冲ml水,里面尽量不要加糖、橙汁其它物质。
如果家里没有口服补液盐,可以做一些米汤、菜汤,在里面放点盐(适用于添加辅食后的宝宝),如果上述这些都没有,那也可以多喝点水、不含糖的新鲜果汁等。
关于补液的量给多少,建议每次宝宝排稀便之后都要给他喝一定的液体。
补液量:
<6个月的宝宝,每次喝50ml;
6个月~2岁的宝宝,每次喝ml;
2岁~10岁宝宝,每次喝ml;
10岁以上能喝多少喝多少,直到腹泻停止。
②服用益生菌
研究证明,益生菌可以缩短腹泻的过程。平均可以缩短12~30个小时,并且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推荐食用玛仑菌舍,它里面每袋有亿适合婴幼儿的有益菌,其中乳双歧杆菌90亿,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宝宝腹泻情况。
③调整饮食
孩子腹泻期间,不能吃的太肥或者太油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很难消化。
不要喝含糖量比较高的功能运动饮料和碳酸饮料。
苹果汁、梨汁、西梅汁这些含纤维素比较丰富的食物也暂停,因为宝宝吃完之后有可能会加重腹泻。
④找到腹泻原因,对症解决
乳糖不耐受:母乳喂养宝宝补充乳糖酶,人工喂养宝宝换无乳糖奶粉。
牛奶蛋白过敏:换深度水解奶粉,如果深度水解奶粉吃了还是拉肚子,换氨基酸奶粉。
病毒性肠炎:无特效药,按前面几点护理,有发高烧注意用退烧药。
细菌性肠炎:遵医嘱用抗生素治疗,要用足疗程,别擅自停药。
03
便秘
宝宝便秘有时候是挺让妈妈头疼的,但是如果没有发生出血、腹痛的现象,妈妈们真的不用太担心,解决起来没那么难。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腹泻?
判断孩子是不是便秘,不是以排便间隔时间为标准,而是以大便干结、排便费劲为依据的。有时候即使一周不排便,但是宝宝排便时无痛苦,大便也不干燥,这种现象属于“攒肚”,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排便困难、大便也干硬且间隔时间久,这就是便秘。
如何预防和改善宝宝便秘?
①有正确的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建议妈妈饮食清淡,不要大鱼大肉,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保证自己大便的通畅;一般只要妈妈调整饮食结构,宝宝便便会有改善。
配方奶喂养:严格按照奶粉冲调说明;另外还要考虑是否配方奶粉不耐受导致的便秘,如果是需要及时更换。
②增加膳食纤维高的食物
可以把精白米面,用小米、糙米、燕麦、芝麻替代一部分,小宝宝可做成泥吃;
多吃高纤维的蔬菜、菌藻类,比如豌豆、西蓝花、蘑菇等;
选择一些高纤维的水果,比如梨汁、西梅汁、火龙果等都可通便,喝的时候最好与水1:1稀释之后再喝。(强调香蕉不通便,含膳食纤维少)
③给肠道“加油”
很多宝宝添加辅食后容易发生便秘,原因在于脂肪摄入太少,那这个时候可以给宝宝辅食里添加一些植物油,如亚麻籽油、核桃油、橄榄油等,不仅可以通便,还可获取丰富的omega-3脂肪酸。6个月以上的宝宝每天5ml,1-2岁的宝宝每次15ml。
④给便便喝足水
多喝水对于便秘的宝宝来说,虽然不是治标治本的方法,但可以预防便秘。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可以使便便软化。0-6个月,母乳喂养不需要喂水;奶粉喂养可在两餐之间适量添加;添加辅食后,每天适当喂水约ml。
⑤盆浴
可让宝宝在热水盆里泡数次,使宝宝放松直肠肌肉,使排便过程容易进行。
⑥腹部按摩
让宝宝舒服的平躺下来,右手在宝宝的腹部上方,顺时针缓缓滑动,画出半圆;左手以同样的手法画出全圆,双手轮流交替,连续做数回。或者成人用手掌在宝宝脐周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10-15分钟,每天1-2次,加强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⑦适当活动
不能走路的宝宝:可鼓励宝宝多爬多翻滚。
已经走路的宝宝:建议经常带宝宝到户外散走、跳绳等运动,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⑧补充益生菌
益生菌含有抗菌物质和大量活性细菌,具有帮助消化、促进肠胃蠕动的作用。比如含益生菌的食物和益生菌制剂。推荐玛仑菌舍益生菌。
⑨肛门抹香油
可以用几滴香油涂在宝宝肛门周围,适当地按摩肛门口,这样能使肛门括约肌松弛,引起生理反射,促进排便,同时还可避免肛裂出血可能,但不可长期使用。
⑩遵医嘱使用乳果糖
对于小宝宝,除非是非常严重的便秘,否则都不建议使用药物,比如开塞露、灌肠剂。如果要使用,请在医生指导下用。
目前比较安全的药物,可使用乳果糖,但最好先咨询医生。乳果糖可分解成有机酸降低胃肠道的酸碱值,增加大肠水分滞留,使大便膨胀并刺激排便。
前面有很多地方都提到了食用益生菌来调节肠道,改善便秘、腹泻、肠绞痛的状况。
那如何挑选益生菌呢?为什么推荐食用玛仑菌舍益生菌呢?
01选择标有菌株的益生菌
益生菌都是按属、种、株三个层次划分的。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益生菌的标示应该包括菌株名,因为益生菌的功效更多地取决于是什么菌株。
根据卫计委相应公告,截止到年,我国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益生菌只有7个菌种,包含9个菌株。
玛仑菌舍益生菌的外包装上标明了具体的菌种,菌株。
乳双歧杆菌BI-07;乳双歧杆菌HN;鼠李糖乳杆菌HN。乳双歧杆菌加起来有90亿,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便秘、腹泻、肠绞痛等肠道问题。
02
看活性益生菌的数量
活菌的意义在于保质期内都是活菌,而非出厂时,且能有超强的耐胃酸,胆盐的能力。
活菌从嘴里吃进去,要历经唾液、胃酸、胆汁的拦截,最终只有少许可以进入肠道发挥功效。
如果活性益生菌的数量不够的话,根本无法发挥作用。
卫计委关于《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审规定》中明确指出:
第十一条活菌类益生菌保健食品在其保存期内活菌数目不得少于10^6cfu/ml(g)
玛仑菌舍每袋添加优质活性益生菌亿。
03
看益生菌的性状
固体粉末:方便食用,活菌数目较为稳定,较为提倡。
片状或胶囊:宝宝食用不方便,而且吞咽起来有风险。
液态益生菌:液态益生菌比较容易失活,而且活菌数不稳定。
卫计委关于《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审规定》中明确指出:
第十条不提倡以液态形式生产益生菌类保健食品活菌产品。
玛仑菌舍是固体的粉末,方便使用,活菌数目稳定。
04
看配料中有无易过敏物质
这点一定要注意,有些益生菌配料中带有牛奶成分,如果宝宝对牛奶过敏,一定不要选用。
另外配料中最好搭配益生元,如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等,能进一步增大益生菌的作用效果。
玛仑菌舍中没有易过敏物质,而且还搭配了益生元。
综合了众多挑选益生菌的条件,玛仑菌舍都很符合,确实是对付宝宝肠胀气、腹泻、便秘等肠道问题的利器。
玛仑菌舍-为健康减价
第2件半价
原价:88元/盒(12袋)
现价:元/2盒(24袋)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芝小福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zz/2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