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人而言,胃胀、胃痛、胃酸、胃灼热等等胃部毛病似乎并不罕见,也许你认为一颗胃药就能解决它,但是小编今天要告诉你这些情况可能都是由一种细菌引起的——幽门螺杆菌!
显微镜下的幽门螺杆菌
相关数据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一半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会增加2~3倍。据统计,全球约有44亿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在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7.68亿,感染率高达50%~60%。
一组漫画告诉你,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与正常人群相比可增加4-6倍左右。
人体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正常的胃黏膜会产生炎症,即发生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数据表明,90%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性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据最新的京都全球共识,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幽门螺杆菌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水源等途径传染,“经口”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比如,家长将咀嚼后的食物喂给婴幼儿、情侣间接吻、饮水不卫生、食物未充分清洗煮熟等。父母感染后,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他家庭高出很多,因此感染情况在家庭内有明显的聚集现象。
幽门螺杆菌“偏爱”3类人10岁以下的儿童
我国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儿童中,10岁以下被感染者占40%~60%,且每年以3%~10%的幅度急剧增加;而10岁以上感染者,每年仅以0.5%~1%的幅度缓慢增加。患慢性腹泻、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以及孤儿、弱智儿童等弱势群体,其感染率远高于同龄的健康儿童。
处于蜗居之家的人
居住在拥挤家庭环境中的儿童,尤其是与家长共寝者,感染几率较大。曾有针对陕西地区的一项调查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家庭住房面积大小呈负相关。同时,家里没有抽水马桶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处于水污染地区的人
调查发现,饮用池塘水的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饮用井水者,而饮用自来水的人感染率最低。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能在河水中生存一周以上,甚至有时能生存一年左右。
幽门螺杆菌如何预防?预防感染及复发的根本办法是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活及卫生条件,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个人能做的,主要有几点:
①采用分餐制或用公筷;
②家人间也要注意避免互相夹菜,以免幽门螺杆菌互相传染;
③避免大人把嚼了或咬下来食物喂孩子;
④有高温消毒功能的碗柜可以杀死幽门螺杆菌,或者洗碗时放在锅里用开水煮一会儿也可。
⑤不吃半生不熟的牛排等食物,不喝生冷水,吃太烫的东西;
⑥饭前便后必须洗手,情侣间亲热前,要充分清洁口腔;
⑦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及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在体检时应重点检查幽门螺杆菌项目。
感染幽门螺杆菌=胃癌?人们在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若不进行干预治疗,胃黏膜细胞不堪重负,完成不了修复任务,只能用肠道细胞去修复,进一步可能导致低级病变、高级病变等癌前病变,最后甚至恶变为癌。感染后,胃黏膜细胞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胃癌都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的,也就是说,感染幽门螺杆菌≠胃癌,对于已经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而言,除了根治它,还需要做一项“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胃癌风险评估”,它可以通过粪便中的DNA检测出罹患胃癌的风险,通过风险提示,可以及早预防胃癌的发生。与此同时,它也能检测出你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举两得!且可以居家操作,方便快捷,它就是——常卫宁!
扫码购买产品,且获取使用方法及流程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zz/2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