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就容易胃痛、胃酸、胃胀、不消化、没食欲,有时可能只是吃坏了东西出现这些症状,但是如果经常胃难受,可要小心了,你可能已经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半数以上国人感染胃癌致癌菌
数据显示,我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发国家之一,20至40岁人群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几率为45.4%至63.6%,70岁以上高达78.9%。由于其感染潜伏期长、难以察觉,20%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并且大量研究证实,幽门螺旋杆菌是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小鲸科普课堂
一旦感染这种细菌,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1.泛酸——幽门螺旋杆菌会诱发胃泌素大量分泌,导致胃酸过多,表现为泛酸和烧心。
2.腹痛——因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损伤,有些病人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症状。
3.口臭——幽门螺旋杆菌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可能导致口气重,严重者往往还有一种特殊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PS: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口腔异味的最直接病菌之一。
4.饭后上腹部有饱胀或疼痛感,或伴有其它不良症状,如暖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内容,你知道吗?
1.传播途径
据相关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最主要的感染方式是口口传染或粪口传染,如唾液喷溅、食用同一用餐工具、使用同一坐便器等。因此,该细菌在家庭内有明显的聚集现象,通常是一人感染全家遭殃。
2.危害
人体一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若不进行治疗,几乎终身处于持续感染中。也就是说,这种细菌不会消失,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胃酸都杀不掉的细菌,可想而知它的“生命力”有多顽强。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2.7至12倍。如果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至少有相当部分患者的胃癌不会发生。
但是,你也不必过于惊慌,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在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它使人患病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免疫力低、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促使其发病。
3.预防
因此,如果说要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就要从注意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做起,如:
饭前便后洗手,进食生冷食品要讲究卫生,集体用餐时采取分餐制,家里有幽门螺旋杆菌病患者时应该暂时采取分餐,直至完全治愈。建议公共用餐时要坚持使用公筷、公匙。
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防免疫力过低使身体对抗细菌的“屏障”作用减弱而被疾病侵袭。
对于有消化道不适症状的人群,比如经常感到胃痛、胃胀、胃部不舒服、经常发生打嗝的人群,还应尽早接受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健康保“胃”战任重道远,警惕幽门螺旋杆菌可以使我们更好的预防胃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病,使我们在这场“战役”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运营者删除!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zz/1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