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导读
卡塔尔世界杯激战正酣,另一个世界级赛事——世界技能大赛上,湖南选手董青、伍远州分别摘得时装技术、砌筑两个项目的金牌。让我们恭喜两位杰出的湖湘工匠!
董青(左)、伍远州(右)在比赛现场。
他们的金牌意义非凡,实现了中国在这两个项目上的“三连冠”,也是本土培养的湖南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夺金“零的突破”。
世赛
技能界的奥林匹克
世界技能大赛在行内简称为“世赛”,有“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美誉,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当今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
从年开始,新成立的世界技能组织每年举办一次世界技能组织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技能大赛。大赛最新的比赛项目共63项。
这63个项目包含在运输与物流、结构与建筑技术、制造与工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创意艺术与时尚、社会与个人服务等6个大项目中。
这些项目既有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机械工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高精尖的内容,也有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如砌筑、家具制造、木工、细木工、园林设计、瓷砖贴面、墙面抹灰和干燥等。
之所以称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是因为世界技能大赛的比赛规则对技术要求达到了“无比苛刻”的境地,选手要在近乎极限的标准下又快又好地完成规定事项,才有可能胜出。
例如家具制作项目有项进行打分的指标,以1米高的柜体总高为例,尺寸差要求在正负0.5毫米之内,做不到就得零分。不管比什么项目,追求的都是精益求精的技能水平。
参赛
世界范围展示交流
湘伴君了解到,自年我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以来,已连续参加五届世界技能大赛。
今年,我国选派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34个项目备赛选手、专家和翻译等共人,组建中国代表团,分赴德国、瑞士、芬兰、法国、奥地利、日本、韩国等7国参加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
特别赛作为世界技能大赛正式比赛,于年9月中旬至11月下旬在欧洲、亚洲和美洲等地区的15个国家分散举办。湖南选手夺金,就是在这个特别赛上面。
北京时间11月27日,年世界技能大赛完成了所有62项赛事后,正式闭幕。中国代表团在参加的34个项目上共获得21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和5个优胜奖,位列金牌榜第一,金牌总数刷新单届比赛历史最好成绩。并且连续3届获得金牌榜和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用实际行动和优异表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技能青年精益求精的技能水平、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朝气蓬勃的青春风采,必将激励更多劳动者和青年人学技能、长本领,凭技能实现精彩人生。
金牌
实现中国队“三连冠”
当地时间10月25日,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青年教师董青荣获时装技术项目金牌。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董青获得时装技术项目金牌(右二)(受访者供图)
董青告诉湘伴君,这块金牌,对于她个人来说,是对其专业技术的高度肯定。
从小爱好服装设计的董青,在人生几次关键选择面前,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学习、钻研时装技术。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读大一时,董青就参加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项目的选拔。后来获得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世赛项目时装技术铜牌,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并留校任教。
此前,中国选手已连续获得两届世赛时装技术项目冠军,此次出征年世赛特别赛,对于董青来说是为国卫冕之战。在长达12个小时成衣制作模块竞赛中,董青经受住了技能、体力、心理等多重考验,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功卫冕。实现了中国队在时装技术项目上的“三连冠”。
董青获得金牌之前,湖南人对世赛的认识很多都来自“95后”新化伢子邹彬。
邹彬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拿到了砌筑项目优胜奖,成为世赛砌筑项目中国获奖第一人。
当地时间11月27日下午,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最后一站奥地利赛区比赛在萨尔茨堡落下帷幕。邹彬的师弟、年出生的伍远州摘得砌筑项目冠军,也为中国队在该项目上拿下“三连冠”。
中建五局高级技工学校青年教师伍远州(中)在砌筑项目比赛中夺金。图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年轻的伍远州是中建五局高级技工学校的教师,他一直怀揣一个世赛冠军梦。获得全国技能能手荣誉称号后,他放弃一家本土企业根据人才引进政策可以给予他本人万元补贴的诱惑,毅然决定以劳务派遣的形式继续留在培养了两届砌筑项目世赛冠军的中建五局高级技工学校,当实训教师,边当老师边训练,只为圆世赛冠军梦。功夫不负有心人,伍远州的冠军梦终于照进现实。
两位选手夺冠后,湖南省人社厅第一时间向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中建五局高级技工学校发去贺信,高度肯定他们实现了本土培养的湖南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夺金“零的突破”,践行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铮铮誓言,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贺信同时勉励他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零突破”的背后,是我省围绕实施科教兴湘、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交流、表彰等支持政策,全力夯实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打造“技行三湘、能创未来”竞赛品牌,健全培养机制,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技工教育改革步伐,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我省通过实施这一系列人才培养举措,从而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技能人才总数累计达到万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万余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5人、“全国技术能手”5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50人。涌现了以艾爱国、欧勇、邹彬、易冉为代表的一大批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
湘伴君相信,两块金牌只是开始,随着高技能人才成长渠道不断拓展,在产业发展大背景下施展才华的空间持续扩大,将有更多的技能金牌选手竞相涌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yy/9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