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杆菌是由澳大利亚医学专家巴里?马歇尔(BarryJ.Marshall)和罗宾?沃伦(J.RobinWarren)二人研究发现并成功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培养和分离,他们也因此获得了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如果你长期感觉胃部不适、胃胀、胃痛、口腔异味,就要考虑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活跃在胃黏膜表面的病菌,可引起胃黏膜损伤,我们国家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平均感染率高达55%。因幽门螺杆菌只对少数几种抗生素敏感,患者切忌自己盲目服用消炎药,否则不但不能治愈,反而会导致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医学专家强调,患者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抗生素,即可达到根治目的。临床研究发现,根除之后再感染的机会将低于3%。所以,及时诊断Hp感染,对于消除胃疾隐患、杜绝和减少转变胃癌的机率是极为有效的。
(上图是幽门螺杆菌侵入胃黏膜的过程)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1.口-口传播
幽门螺杆菌是后天传染的,口-口传播是Hp传染最主要的方式。如通过食物咀嚼后喂食、接吻、混餐制用餐等,都会传播幽门螺杆菌。
2.粪-口传播
研究确认,从病人唾液、牙斑和粪便中都可检出幽门螺杆菌。因胃粘膜上皮更新脱落,寄居其上的幽门螺杆菌也会随之脱落,通过胃肠道从粪便排出。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家族聚集的现象,饮用受污染的水,感染Hp的人与家人的密切接触,朋友间的共餐,吃路边摊位的不洁食品等,均会引起Hp的传播。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有哪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罪魁祸首,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胃癌第一致癌原,约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以上的胃溃疡存在Hp感染;约60%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存在Hp感染。若儿童感染了Hp,可无任何症状,但部分患儿会出现反复发作性腹痛、呕吐、缺铁性贫血、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时常患儿还伴有体重减轻、生长迟缓或抵抗力降低等表现。
如何知道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检测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为关键,目前Hp感染的检测方法较多,常用于临床的主要有:
血清Hp抗体分型:从血液中检查Hp抗体,特异性为79%~83%,结果有可能为既往和现行感染,不能用于诊断Hp是否根治,因此不推荐治疗后的患者用于检测。
快速尿素酶试验:临床上用以测定胃部(通常为胃窦、胃体)活检组织中的尿素酶的定性试验。需要在胃镜下取胃粘膜组织后进行,是侵入性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
14C呼气试验:碳14呼气试验是由空腹被检者口服尿素14C胶囊和进行吹气检测完成的。但因14C元素的不稳定,对人体有放射性,孕妇和小儿慎用。
13C呼气试验:碳13尿素呼气试验是最新、准确、无创而且无辐射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技术,只需服用13C胶囊和轻松呼气,测定呼气成分,立即能检测出是否有幽门螺杆菌现行感染。
13C呼气试验的步骤QA
我是妈妈,查出有幽门螺杆菌,还能给孩子喂奶吗?会传染给家人吗?
已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妈妈是可以通过母乳喂养孩子的,但必需注意,通过唾液是会传染给家人的。特别是我们中国人的聚餐方式,若无使用公筷,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就会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家里一旦发现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最好全家都做好Hp的感染检测和预防。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面对我国平均高达55%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不管你是否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我们都建议通过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1.因为感染Hp后不一定都有症状,可能感染了都不知道,所以不管家人或身边的人群是否有Hp感染者,特别是常有胃部不适者,建议每年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
2.如果出现有胃部不适和慢性消化道症状时,需及时诊断和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更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和达到预防传染的目的。
3.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唾液、牙垢、粪便、呕吐物均可能带有幽门螺杆菌,要做到餐前便后洗手,切勿通过咀嚼食物来喂养孩子,最好在用餐时进行分餐或使用公筷避免唾液的传播。
4.除了饮食卫生要注意,个人的生活习惯也需重视。过度饮酒、吸烟以及食用刺激性食物(过酸、过辣、过热、浓茶等)均可破坏胃粘膜屏障,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的侵入。
医学专家认为,彻底消灭幽门螺杆菌并非难事,90%的细菌感染者经过1~2周治疗后,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往往能被消灭殆尽。同时建议,应当尽量做到全民普查,至少应该对接受过胃部手术、有过胃病、或亲属中有过胃癌的人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并对感染者进行杀菌治疗,这样会更有效控制胃部疾病和胃癌的发病率。
小结
春节将近,节日的到来,除了和朋友家人聚餐之外,各种公司年饭,客户应酬也随之增多。我们都应注意饮食卫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若有肠胃不适应及时诊断和治疗,以保障我们人体最重要消化器官胃部的健康。
-TheEnd-
免责声明:
文章目的是提供健康信息,探索医学进步,文中的观点能否成为主流还需要通过实践验证。本文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需要找医生咨询。对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议,请发邮件至:elitehealthcare
qq.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白癜风恢复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yy/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