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完补品就开始上火
牙疼、耳痛、面部长疙瘩、便秘…..
觉得有点气短,心想肯定是气不足了,
吃点人参补补吧
结果一吃
晚上睡不着觉了,肚子也胀得特别难受……
经常见到有些人,因服用补益品以后,对身体健康不但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有的甚至加重病情,这种情况就叫做“虚不受补”。
“虚则补之”是中医治疗原则之一,补益品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用以改善各种虚证,但是它不能用来治疗所有的疾病。如果应用不当,误用或滥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而出现“虚不受补”的现象。
“虚损既成,不补将何以复?”补虚已经成了养生大势所趋。但经常就会听到身边有人抱怨:“一补就上火!”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所谓的“虚不受补”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大多数人都喜欢食补,但无论吃多少东西,吃多好的东西,没有健康的脾胃,怎么补也难以吸收。因此,建议进补前先要健脾养胃。中医上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要想吃进去的补品转化成我们需要的气血,一定要脾胃壮、脾胃通。
为什么会虚不受补?
△脾胃虚寒
经常饭后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好,吃得不多;容易大便不成形;吃寒凉食物或受寒会肚子痛、拉肚子.脾胃虚寒的人常吃生姜大枣粥,暖胃补气血;
△脾胃积食
嘴里有酸臭味儿;时而便秘、时而大便不成形;大便非常臭;不想吃饭,吃完肚子胀;舌苔厚脾胃有积食,常吃山楂粥,消食化痰;
△脾胃湿热
胃容易灼热疼痛;经常反酸,吐酸水、恶心;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黏马桶;舌苔黄腻脾胃有湿热,常吃薏米红豆粥、青菜粥,健脾、清热利湿;
△肝郁脾湿
情志不舒容易腹胀、两胁胀疼,乳房胀痛、胸闷、爱叹气;大便不成形;食欲不好肝郁脾湿,常吃黄花菜粥,清热利湿、疏肝解郁。
虚不受补要调养脾胃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力,要想补得好,得先调养好脾胃。
晨起喝粥
养脾胃最好的方法就是晨起喝粥,《粥记》说:「每一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肚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多吃山药
新鲜的山药平补养胃,有助于调整消化和内分泌系统。山药煮粥最好,可消除腹胀的副作用。
食用茯苓
这是一种长在松树下的真菌,可以健脾胃、镇静安神、滋补肝肾和增强免疫力。茯苓可熬汤或加入粥中食用,食用茯苓制品也有同样效果。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胃不好的人,要少吃甜食,可以避免消化不良。
脾胃保健穴
1.足三里 健脾和胃
足三里: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民间流传:「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因为它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肠导滞之功。体质虚寒的人经常艾灸足三里20分钟左右。同时还可以搭配关元穴,三阴交。
2.丰隆穴沉降胃浊
定位: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这个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1到3分钟。
长时间以来感觉胃胀,打嗝,食欲不佳,一般情况下不吃早餐,特别是饭后总感觉胃部不适。采用揉、搓丰隆穴可以就消除了胃胀感,而且对早餐还有了较强的食欲。
原因:胃胀,打嗝,食欲不佳实为胃部功能失调、消化力低下所致。而丰隆穴具有很好的治疗慢性胃肠病、调理胃脏的功能。
另外,很多人对“虚”存在一定的误解,觉得自己身体不好了,总是生病,虚弱乏力,就是“虚”了,得补一补。实际上,虚弱、乏力只是身体机能的一种表现,但到底是不是虚?是哪里虚?在什么情况下虚的?王医院找专业的医师明确诊断后再行进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rhxcwz/7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