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贺信 >> 贺信发展 >> 正文 >> 正文

第四届世广会在肇庆开幕恳亲话乡情共谱新篇

来源:贺信 时间:2025/4/4

滔滔西江,巍巍府城,广府盛会,闪耀砚都。

11月17日,第四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下称“世广会”)在广东肇庆开幕。来自全世界60个国家和地区、个社团逾千名嘉宾齐聚中国砚都、七星肇庆,共同话乡情、增团结、促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汇聚世界广府人力量。

这是一场世界性的广府人大聚会。广府人足迹遍布全球,是海外华侨华人人数最多的民系。经过千百年奋斗,广府人开枝散叶,广府文化传播天下。世广会,让世界广府人重回故土,共觅乡音,共叙乡情,共商合作,共圆梦想,共同传承广府精神。

这是一次共促大湾区发展的新机遇。第四届世广会与上届相隔6年,正是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以来首次举办的世广会。肇庆作为湾区新秀、活力之城,将紧紧围绕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团结侨胞、凝聚侨心、发挥侨智、汇集侨力,与海内外广府人共同开启新篇章。

历史名城,赓续广府文脉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肇庆位于珠三角的核心区,西接大西南,东临珠江口,环抱西江水,面朝东南亚。在“母亲河”西江的滋养下,肇庆居高扼要,自古是广府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粤语发源地之一,以及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最早的交汇地之一;至今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一。

从肇庆城区阅江楼、崇禧塔、古城墙,到德庆孔庙、悦城龙母祖庙、三元塔;从封开广信塔、封川古城、黄岩洞,再到高要学宫、星岩书院、梅庵……这些遗存古迹与广府文化密切相关,见证着广府文化的缘起、承继和壮大。

肇庆星岩书院院长谢远谋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同理广府文化也是广府人的根脉所在。作为广府文化的发祥地,肇庆要将正统的广府文化传承、推广发扬好,让广府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肇庆正不遗余力地保护和传承本地文化遗产。始建于宋朝的肇庆古城墙周长多米,虽历经沧桑,但经过20多次修葺,至今保存完整,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全国罕见。披云楼、丽谯楼、石桥亭等古迹分布在城墙内外,与城市相融。

不远处的正东路骑楼街经过“微改造”后正式开街,未来将聚焦打造博物馆、古玩字画、旅游、手信、美食、艺术等内容,传承肇庆百年记忆,府城复兴初见成效。

此外,封开广信文化园、德庆学宫、高要学宫、悦城龙母祖庙、三元塔、梅庵、六祖寺、崇禧塔、阅江楼、包公祠、七星岩摩崖石刻群以及怀集新发现的唐宋摩崖刻文等一大批具有鲜明广府文化特色的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及时修缮,从载体上延续了广府文化的文脉。

截至目前,肇庆全市已登记录入不可移动文物共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47处;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9个,已搜录非遗线索余条。

在厚重的历史积淀下,肇庆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包公文化、宋文化、端砚文化、龙母文化、六祖文化、摩崖石刻文化、广信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

肇庆将借助世广会的契机,立足肇庆广府文化生态实际,谋划建设广府文化(肇庆)生态保护实验区,形成具有肇庆地域特质的广府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主题群,体现肇庆广府文化的丰富内涵,彰显肇庆广府文化的精神价值。

资料图片

汇聚侨力,写好新时代“侨”文章

肇庆,取“吉庆肇始”之意。明清之际两广总督府曾驻肇庆年,是两广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北宋名臣包拯曾主政端州,因“不持一砚归”的清廉之风闻名于世。明万历年间,王泮任肇庆知府,主持引沥水入西江,主张辟建七星岩景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利玛窦在肇庆留下足迹,绘制了第一份中文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回顾近现代历史,革命先驱孙中山、北伐名将叶挺也与肇庆有着深厚渊源。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岭南画派大师黎雄才等均为肇庆人。

广府地区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广府人成为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四届世广会延续传统,评选世界广府人“十大杰出人物”和“十大杰出青年”,旨在发掘全球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取得卓越成就又积极服务社会的广府人士。这其中,肇庆籍人才成就耀眼。

祖籍肇庆德庆、美籍华人、世界著名桥梁专家邓文中,参与设计、施工的大桥超过百座,遍布世界,并担任国内多座大型桥梁的技术顾问。

肇庆四会人、奥运冠军冼东妹,是我国第一个“妈妈级奥运冠军”,退役后依然勇攀职业生涯又一座高峰,在亚洲和中国柔道协会任职,并担任国家柔道队总教练。

中国田径队现役运动员梁小静,被称为“中国女飞人”,17岁时获得青奥会百米冠军,19岁参加里约奥运会,今年在杭州亚运会夺得女子4×米接力赛冠军,是此次“双十杰”评选中最年轻的获得者。

海外侨胞、广府归侨,也是家乡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据统计,肇庆共有归侨多人、归侨侨眷和港澳眷属70多万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70多万人。旅居海外的肇庆籍华侨华人广泛分布在全球五大洲、5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居多。

近年来,肇庆市充分发挥“联系广泛、融通中外、遍布全球”的独特优势,开展多层面的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共促发展活动;不断拓展海外和新侨工作,扩大侨界资源覆盖面;与世界各地多个侨社侨团保持联系,为经济社会发展蓄侨势、赋侨能,继续写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古今交汇,活力之城机遇无限

广府文化是大湾区的重要传统文化之一,肇庆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同属广府文化圈,具有语言相通、地域相邻、人情相亲、文化同根的特点。肇庆将以广府文化为纽带,以世广会为平台,与世界广府人共谋大湾区发展未来。

当前,肇庆认真落实省委“”具体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两个定位”,围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谋划储备建设一批强基础、利长远的产业“大项目”、基建“硬项目”、民生“好项目”,统筹推进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建设。

在9月27日,肇庆举办了年重点产业招商投资推介会,邀请了余名海内外广府人企业家参加。他们所属行业涵盖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型储能、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房地产、商贸服务等产业,与肇庆发展方向相匹配,有助于扩大肇庆产业“朋友圈”。

第四届世广会开幕式上,肇庆进行投资环境推介,向八方来客推介发展机遇,展望产业前景。肇庆正在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型储能、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做优做精金属加工、绿色建材、精细化工、食品饮料预制菜等特色产业,现有“主导+特色”特色产业规上企业家,产值亿元。

其中,在小鹏汽车等龙头企业带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年产值将突破千亿元大关,年有望实现亿元。在宁德时代、理士电源等企业加持下,肇庆形成了从电池到材料、配件、装备、回收等环节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正成为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在风华高科、奥士康等企业推动下,肇庆已形成以新型电子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光学电子、半导体照明等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会后,参会嘉宾还将参加西江流域广府文化体验之旅,充分了解肇庆独特的广府文化、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经济发展成就、城市建设面貌、乡村振兴成果。

大幕开启,未来可期。借助世广会,肇庆走进国际视野,大湾区再次成为世界焦点。大会将以侨为桥,汇集侨力,发挥侨智,凝聚侨心,成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窗口和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会国家(地区)和社团数是历届之最

自筹办第四届世广会以来,肇庆市积极宣传发动,组织两个海外访问团出访英国、葡萄牙、巴西、阿根廷、秘鲁,拜会当地重要社团和华侨华人,邀请他们参会。肇庆市有关部门和广府人联谊总会也分别发动邀请,嘉宾反响热烈,参与热情高涨,海外广府人、华侨华人都十分期待能回来参加此次盛会。本届世广会参会嘉宾超0人,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个社团,还有25个未能现场参会的华侨社团发来祝贺视频和贺信。

国家实施大湾区发展战略后首次办会

第四届世广会距离上一届时隔6年,是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以来首次举办的世广会,备受海内外人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zlwzff/1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