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泻胃胀 >> 胃胀气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家庭中医花色手技系列腹泻

来源:腹泻胃胀 时间:2021-7-1
北京中科白癜风“平安医院”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jianjie.html

前几期访谈中,积极心理学专家汪冰博士让我们一起对生活进行了规划和思考,虽有高冷,可很多读者反馈对自己的生活和个人成长有所启发。下面的这期内容,或许会让您感觉原来中医真得这么神奇和实用,且听听宗倩老师和厚菩堂中医邵万福大夫的一席关于“腹泻”的对话。

中医师,针灸学硕士;北京厚菩堂中医研究院副院长

达世康健康教育平台创始人;

资深健康教育传播者

宗倩

秋冬季节,很多女性朋友可能和我一样,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腹泻了。饭后的一口温水,或许出门的一口凉风,反正就是腹泻了。所有的检查显示没问题。这次,在北京东方生命文化研究所的工作会议期间,又来了。虚弱的样子,让我们研究所的邵万福老师看到了,看他一点也不当回事儿的样子,还自信满满地说,我正在研究“家庭中医DIY"让我来教你怎么办吧。我起初是半信半疑,之后随学随用,效果显著。

这次的话题,我就邀请厚菩堂中医邵万福老师,和我们聊聊他是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的?针对这种情况的腹泻他又有哪些特别的手法?

邵万福

说起这个课题,也是最近看到“健康中国”理念由上而下深入社区所感悟的。社区是由一个个家庭组建而成,在社区工作多年,我一直在用“绿色中医”的理念,帮助个人和家庭。如何让家庭成员之间互助学习和应用上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常见的健康小问题,于是我就开始了“家庭中医DIY”的研究。

宗倩

邵老师,中医的很多手法都是很专业的技术,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家人之间互助能行吗?

邵万福

当然可行。在现代社会,有没有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我们越来越不会说话了,即使在家人之间沟通也不顺畅。中国是个语言大国,从汉赋到宋词,都是用语言沟通的。尤其是在我们所处的家庭里,很多人就不知道跟家里人该如何说?该如何沟通?

比如:我们的母子、父子、婆媳、夫妻等等亲密关系中,有没有什么简单可行的办法?

在长期研究各种家庭问题,各种案例和复杂关系的疏理之后,我发现其实是有规律可循,有人人都可以学得会,而且易于掌握的方法,可以一举两得,既让家庭和谐,关系融洽,又让家庭成员互相关爱,身心健康。这就是我正在社区推广的“家庭中医DIY”。让我们在家庭语言模式中,用中医的手段,促进健康行为,达到有效的沟通。

社区推行“家庭中医DIY”活动,教会家庭里的每个人,用简单的方法去应对很多健康的问题。比如:家有小儿感冒发烧了、老年人这样那样小毛病不断、甚至有些慢性病急性发作时,我们可以采用这种系统模式,并借助家里一些小工具,就可以当场解决问题。尤其对于一些慢性病,我们的“家庭中医DIY”就更有作用了。如按摩、艾灸等就可以缓解这些慢性疾病带来的不适和疼痛,也可以延缓疾病发作时间。

宗倩

听起来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啊。创造了家庭成员间的沟通环境,把学来的方法,用来促进家人的健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那我关心的“腹泻”用什么方法啊?

邵万福

“秋季腹泻”的问题,是中老年人在秋冬季常遇到的问题。随便吃点东西都容易产生腹泻。而这个问题发生时,去医院没时间,自己买药吃又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

从中医来讲“秋季腹泻”,属脾胃寒凉所致,那我们就采取温暖的方法。有一些小方法,纯手工,非药物,自己可以解决这些小问题。

艾灸法

中医认为:“针之不及,灸之所及”。准备一个双孔艾盒,一盒艾条,这两样东西可以居家常备。从网上就可以买到,很便宜。艾灸的治疗范围相当广泛,而且效果特别好。针对“秋季腹泻”我们先选腹部的四个穴位来艾灸:天枢、中脘、神阙、关元。

天枢:肚脐眼左右两边两个手指并拢的宽度部位。这个穴位也是通肠道的,如果有便秘,可以按摩这个穴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脘:肚脐上方,一个横巴掌位置(含大拇指)。这个穴位也是治疗胃的,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等都可以解决。

神阙:肚脐眼。

关元:肚脐下方,四个手指并拢巴掌的位置。

(图片来源于网络)

艾灸每个穴位15分钟。点燃两根艾条,分别放到艾灸盒孔里,可以一次灸两个穴位,45分钟就可以灸完四个穴位。还可以一边看电视、看书、听音乐,不耽误时间。

灸完腹部的四个穴位以后,再灸后腰部的两个穴位:命门、肾俞。

命门:神阙的正对方,即后腰部正中的位置。

肾俞:命门左右旁开两个手指并拢的宽度位置。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两个穴位可一起灸,共灸15-20分钟便OK。

综上所述,这样前后开弓,所谓俞募配穴法,便能很大程度上解决“秋季腹泻”问题了。

宗倩

谢谢邵老师,艾灸法还是很方便的。网上也有很多艾灸工具,除了刚才介绍的两孔艾灸盒以外,我自己用的就是随身携带的圆形小铜盒,都可以在网上买到。我们平常需要的时候可以互相艾灸一下。

我还想请教邵老师,除了这个艾灸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对“秋季腹泻”有帮助的吗?再给大家介绍一点。

邵万福

按摩推拿法

那我就再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按摩推拿。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地方贴有“按摩、推拿”的字样,其实跟我们寻常讲的按摩和推拿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中医里面的四个手法。

按、摩、推、拿四步:

按:用手按肚子,有节律的振动,像在水上拍皮球的动作。每分钟振动约50次的节律。振动是增加胃肠活力,调节肠胃紊乱,使之变得有序。按5-10分钟。

摩:是用手掌在肚脐眼上划圈儿,力度以下压腹有微胀感或感受脂肪沉积厚重感为准。此手法对小孩子有补和泻之分。急摩为泻,缓摩为补,顺摩为泻,逆摩为补。对大人没有明显区分。摩5-10分钟。

推:两个穴位,天枢穴和中脘穴,用手指按住用力揉5-10分钟。

拿:止疼痛时用拿法止痛。治小孩腹痛,拿肚角、天枢和中脘两个穴位。双手拿住,提起再放下,2-3次,拿起时停5秒。

当然,平时一定还要注意不吃凉的东西,注意腹部保暖。

宗倩

谢谢邵老师的方法。家人之间,互相艾灸,互相按摩推拿,增加感情,促进健康。真是一举多得。大家一起试试吧。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zz/7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