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胃肠道内有~ml少量气体,主要分布在胃和结肠内,小肠气体很少。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甲烷。
其中胃内积气20~80ml。肠道正常情况下可容纳约ml气体。正常人平均每天结肠排气5~15次,共排出气体~1 ml。结肠排出的气体成分与小肠气体成分不同,氧气被胃肠黏膜吸收,结肠中氧气小于1%。胃肠胀气产生的原因1、咽入胃内的空气过多食管上括约肌在吞咽时开放,空气进入食管然后通过食管蠕动将气体送入胃内。一般每次吞咽可摄入空气2~3ml。如吞气症患者,表现为上腹胀满、频繁嗳气,多发生在慢性焦虑患者,如嚼口香糖、吸烟、刺激口腔也可引起唾液分泌过多,使吞入气体增多。2、胃肠道产气过多唾液、黏液、胰液中的碳酸氢盐和胃酸起反应可产生CO2;幽门螺杆菌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CO2。某些食物特别是豆类、奶类、肉类进入结肠可产生大量气体;小肠疾病因糖类吸收不良而产生大量气体;胃肠道内细菌过度生长,细菌作用于蛋白质、脂类、糖类,因发酵腐败而产生大量气体。3、吸收和排泄障碍通常情况下肠腔内CO2分压高于静脉血压1倍以上。因此CO2能从肠腔较快地弥散进入血液,当肠壁有病时,可使CO2弥散入血减少,导致气体吸收障碍。引起气体排泄障碍的因素有:呼吸衰竭时,血中CO2分压大于肠道CO2分压,故血中CO2向肠腔内弥散而产生胀气;当肠蠕动减少,肠张力降低或肠梗阻时,胃肠道气体不能从肛门排出体外而产生腹胀。4、胃肠道穿孔时,胃内或肠内气体进入腹腔产生胀气。胃胀气的治疗1、调节饮食成分:限制摄入高淀粉含量、豆类、奶类等不能完全消化的糖类食。2、促进胃肠动力药应用:如甲氧氯普安(胃复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3、促进消化药物的应用:如各种酶制剂的应用,可帮助消化。4、减轻腹胀:选用二甲基硅油类,对非梗阻性肠胀气效果较好。5、促进排便:增加饮食中纤维素的摄入量,必要时缓泻药的应用,可以增加肠蠕动和排便。6、心理疗法:帮助病人认识到引发腹胀的精神、行为因素,树立其对疾病的正确观念,消除过度紧张心理或潜意识的担忧。胃肠疾病健康知识,可免费咨询老郭()▼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zz/4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