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泻胃胀 >> 胃胀气的原因 >> 正文 >> 正文

胃胀胃痛大便溏稀口粘口臭舌红苔黄腻

来源:腹泻胃胀 时间:2022-6-9
北京中科医院专家讲解白瘕风能晒太阳吗 https://yyk.fh21.com.cn/hospital_776/tsyl/baidianfeng/17215622.html

在临床中,常看到一些患者,他们一伸出舌头来,就可以看到舌红苔黄腻。患者常感觉整个舌苔很不清爽,嘴里粘粘的,还有口臭。这都是体内脾胃湿热的表现。

湿热是什么?“湿”和“热”本是中医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热)”中的两种。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和热常结合在一起,表现出阴阳两性的矛盾症状。比如,脾胃湿热的人,常感觉口渴,但又不喜欢喝水,或只想喝热水;他们有时觉得自己肚子饿了,但又不想吃饭;大便常先硬后软或者溏稀。湿和热胶着在一起,如果不及时清除,在体内时间久了,不仅停留在脾胃,还常漫溢到全身各处。

湿热停滞脾胃,常引发胃胀、胃痛、胃痞、反酸等。湿热漫溢到皮肤,常表现为皮炎、体廯、湿疹、水肿等。湿热留驻关节,表现为关节疼痛、酸楚。湿热走向人体上部,常表现为头重、嗜睡、头目不清爽、耳鸣、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湿热下注可引发小腹闷胀、尿黄或浊、下痢或泄泻、男性阳痿阴囊潮湿、女性月经不调或白带黄臭等。此外,湿热还常影响肺和肝脏功能,表现为咳嗽痰秥、肝区疼痛、黄疸等。

胃镜检查,湿热证常表现为胃粘膜充血、水肿、血管显露等,胃粘液量常偏多,且多呈浓绿色。

湿热有这么多症状,它是从哪里来呢?中医认为,湿热有内外两种因素,一是环境中湿热邪气的传入,一是由饮食不当或脾胃功能失调导致。

在地理环境方面,福建处在我国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温较高。这种气候条件为湿热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生活在此处的人们常受环境的影响而感受湿热邪气。在环境方面,胃内的湿热环境,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等细菌的滋生。因此,脾胃湿热的人,常检出幽门螺杆菌阳性。

在饮食方面,吸烟饮酒等都与脾胃湿热密切相关。过食油腻、辛辣及其它不易消化食物,也容易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水湿不运而郁久化热,引发湿热证。脾胃的运化功能,与人体禀赋相关。也就是说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的人怎么吃都没问题,但有的人稍吃多点就胃胀等。脾虚体质是湿热证的基础因素。

中药治疗脾胃湿热证,可用茵陈、白扁豆、黄连、厚朴、佩兰、白豆蔻、薏仁等加减。湿热证的治疗,还常分热重于湿,还是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可用连朴饮、白虎加苍术汤;湿重于热,可用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等。

对于其他湿热的不同表现,应选择不同的药方。如湿热黄疸用茵陈蒿汤或茵陈五苓散;湿热蒙神可用菖蒲郁金汤;湿热下痢用白头翁汤;湿热带下用止带方。兼有食积的可加山楂、莱菔子、鸡内金、麦谷芽等;兼有呕吐嗳气的加姜半夏、旋覆花、竹茹等;兼有便秘加大黄;兼有肝郁加柴胡、香附等;兼有湿疹加地肤子、白鲜皮、蝉蜕等;兼有脾虚的加党参、白术等;兼有阴伤的加赤芍合甘草或玉竹、玄参等。

由于湿热在体内粘腻难消,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调理,并应注意饮食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舌不那么红了,舌黄腻去除了,小便变清了,大便成型了,感觉全身轻爽,说明湿热已大部分祛除。

本文作者简介

中医交流,请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wzqdyy/91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