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个阶段也是处于人类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次环境转换的第二次转换期,幼小衔接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意义重大。
阅读+理解,上台阶,幼小衔借事半功倍
发展心理学中提到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大脑发育接近成人的95%,但是身体还在缓慢成长,小小的身体里住着一个大人,他们希望知道和了解更多的事情,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
但是,于此同时,他们毕竟还是孩子,还有很多需要学习,一个不小心,就容易产生“自卑感”,丧失信心。
此时“桥梁书”应运而生。这些书,刻画的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内心世界,在鼓励孩子勇敢成长的同时,也能安抚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害怕。
什么是桥梁书
“桥梁书”顾名思义,是阅读的桥梁,是从图画书到文字书的一种过渡书,可以帮助孩子慢慢地从依靠大人的亲子阅读,成长为自己的独立阅读。
分级阅读的粗浅划分具有什么特点的桥梁书才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呢?
01
适量的文字(1本书~字)
从六千字一册的短篇,逐渐过渡过到一万字一册的长篇,让孩子循序渐进地体会“读完一本书”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国内出现桥梁书这个概念大概有十余年了,这个概念其实源自于台湾,台湾是一个图画书盛行的地方,持续了二十年,创造了很深的图画书阅读基础。台湾三年级的孩子读图画书的能力强,读文字书籍的能力弱,为此政府实施了阅读抢救计划,设定了桥梁书。对文字阅读抵触的难题,因为桥梁书的出现而迎刃而解。
02
遣词造句挥洒自如
孩子的理解能力是在规范阅读中慢慢建立的,很多上了一、二年级的学生家长重点强调“一定要让孩子大量的阅读,提高理解能力,这真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儿”。然而家长也不要一蹴而就,如果过早地阅读纯文字的儿童文学,儿童在文字阅读上势必会出现一些障碍,阻碍孩子阅读的兴趣,导致孩子对文字产生抗拒心理,继而带来不愉快的阅读体验。
而桥梁书就是孩子5-8岁时的最佳阅读选择。
03
桥梁书内容能够对孩子产生正面影响
“桥梁书”是一个阅读的概念,是希望给孩子的阅读带来更温柔的帮助。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有文有图就是“桥梁书”。如果故事无趣,光有桥梁有什么用?如果过桥的过程枯燥乏味,孩子是否愿意去过这座“桥”?阅读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对孩子而言,是一个有趣味的理解过程。
桥梁书的内容题材越接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就越能够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并且给孩子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震动他们的心灵。
《小象历险记》
《小象历险记》荣获第二届曹禺杯优秀剧本奖。
在故事中体悟家庭、友谊、勇气和责任,这些人类永恒的主题。
《小象历险记》就是这样一套满足“桥梁书”所有特点的有声“桥梁书”!
刚刚接触桥梁书的孩子,还不能完全独立阅读,一方面依赖声音的讲述,另一方面在朗读中能确实让孩子们感受汉语声音韵律之美,而以往的桥梁书由父母或老师朗读,既不能随时随地,也往往没有那么声情并茂。
小猛犸童书最近推出的首套有声桥梁书《小象历险记》便使用了移动终端技术,通过手机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rhxcwz/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