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泻胃胀 >> 如何消除胃胀 >> 正文 >> 正文

这样煮粥喝,不仅补了气血,还调了阴虚及阳

来源:腹泻胃胀 时间:2021-10-18

中医认为“粥为第一养人之物”,而对于一些身体功能开始逐渐减退的中老年人来说,“粥”似乎成为了他们养生道路上的必备产品。

很多老百姓把“粥”的功效与“参汤”相比,称之为“最廉价的参汤”。

今天小编就为您推荐几款不同类型的养生粥。

一、补气粥

补气粥主要适用于因脾肺气虚出现的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大便稀溏。

(1)黄芪粥:

做法:用黄芪3~9克,煎汤去渣与大米煮粥。

作用:用于因气虚引起的全身疲乏无力,气短自汗,经常脱肛的人。

注意:内有实热、实火、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者忌用。

(2)人参粥:

做法:用人参1~3克,打碎与小米煮粥。

作用:用于因脾气虚引起的全身疲乏无力,气短,口渴,睡眠不安。

注意:食此粥不要同时饮茶、食萝卜,会减弱疗效。若无气虚,内有实热、实火、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者忌用。

(3)山药粥:

做法:用山药30克,切碎与粟米(小米)50克,煮粥。

作用:用于脾肺气虚出现的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

(4)莲子粥:

做法:莲子25克(去心),打碎与粳米(大米)克煮粥。

作用:用于因心脾气虚出现的心悸失眠、大便久溏和妇女带下、男子遗精。

注意:有外感实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者不宜食。

(5)大枣粥:

做法:用大枣50克与粟米(小米)克煮粥。

作用:用于因脾胃气虚出现的四肢沉重,气短乏力,饮食减少,大便稀溏。

注意:胃中胀满或有食滞消化不良者不宜食。

(6)山栗(板栗)粥:

做法:用栗子克煮粥。

作用:用于因脾肾两虚出现的腰腿无力,反胃,呕吐,大便稀溏。

注意:多食可引起胃胀腹胀,故有食滞胃胀者忌用。

二、补血粥

补血粥主要用于因营血亏虚出现的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妇女月经稀少色淡等症。

(1)龙眼粥:

做法:用龙眼肉(桂圆)20克与小米克煮粥。

作用:用于因心脾气虚出现的体虚乏力,心悸健忘,睡眠不实。

注意:痰火郁结、咳嗽、痰黏稠者不宜用。

(2)阿胶粥:

做法:用糯米克煮粥,粥熟以后,放入阿胶10克,不停搅动熔化后即成。

作用:用于血虚阴亏出现的头晕心悸,心烦不眠,咯血尿血,盗汗,月经过多,孕妇胎动下血,产后乳少。

注意:胃中满闷、脾湿痰多、大便稀溏者不宜用。

(3)巨胜粥:

做法:用巨胜子(黑芝麻)15克,水浸洗净,去皮,晒干,炒熟,研碎与粳米克,加水煮粥。

作用:用于因肝肾阴虚,精血不足,须发早白,身体虚弱,干咳无痰,大便干燥。

注意:大便溏稀者不宜用,有清痰者也不宜用。

(4)落花生粥:

做法:用生花生米(不去皮)45克,怀山药30克,打碎与粳米同煮成粥。

作用:用于因气血虚弱出现的肺燥干咳,贫血及产后乳汁不足。

注意:凡有腹泻大便稀溏者不宜用。

三、补阴粥

补阴粥适用于因心阴虚出现的心悸、健忘、多梦,肝阴虚出现的头晕、耳鸣、夜盲、两目干涩,肺阴虚出现的干咳、痰黏、口干、咽燥、咯血,肾阴虚出现的腰腿酸软、头晕、耳鸣、睡眠多梦。

(1)海参粥:

做法:用海参适量,与粳米克,煮粥。

作用:用于一切肾阴亏损的体质,凡舌红少苔或无苔的人都可食用。

注意:内有实火、或内有湿热、口黏不爽的人不宜用。

(2)百合粥:

做法:用百合30克,与粳米克,煮粥。

作用:用于因肺阴不足出现的心神不安,虚烦不眠。

注意:凡外感风寒的咳嗽、脾胃虚寒、大便稀溏的不宜用。

(3)松子仁粥:

做法:用松子仁10克与粳米50克,煮粥。

作用:用于因肺阴不足出现的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咽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燥。新经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rhxcwz/8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