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到的方剂。
芍药汤
芍药芩连与锦纹,桂甘槟木及归身;
别名导气除甘桂,枳壳加之效若神。
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
水煎服,食后服。
→清热燥湿,调和气血。
→湿热痢疾。
*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益气虚饵;
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气滞使。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水煎服。
→益气健脾。
→脾胃气虚证。
*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
四神丸
四神故纸吴茱萸,肉蔻五味四般需;
大枣百枚姜八两,五更肾泻火衰扶。
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生姜大枣。
丸剂或水煎服。
→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脾肾阳虚之肾泄。
*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久泻不愈,腹痛喜温,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乌梅丸
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
人参椒姜加附子,温脏清热又安蛔。
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
乌梅用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研成细末,加蜜制丸,空腹温开水送下;或水煎服。
→温脏安蛔。
→脏寒蛔厥证。
*腹痛时作,手足厥冷,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即呕,常自吐蛔。亦治久泻、久痢。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
大枣和之治虚痞,法在降阳而和阴。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
水煎服,去滓再煎。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寒热互结之痞证。
*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枳实消痞丸枳实消痞四君全,麦芽夏曲朴姜连;
蒸饼糊丸消积满,清热破结补虚全。
干姜炙甘草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半夏曲人参厚朴枳实黄连
丸剂或水煎服。
→行气消痞,健脾和胃。
→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
*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苔腻而微黄,脉弦。
2.《周易》里提到的圆运动的中医学:
3.这次自己尝试辩证开方收获很大。之后跟诊时会更注意独立思考。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自己差的还很多。.叔叔和老爷爷都是吃药见效来复诊的患者。叔叔聊天时说到之前一直不信中医。主要是:对中医不了解;感觉见效慢;煮的过程复杂。①关于熬药复杂:
医院和诊所中药的剂型可供选择的形式有很多。传统汤药可以熬成袋装。患者无需掌握熬药技术,按时取药即可。
颗粒剂更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方便携带,随冲随喝。
医院熬制好,患者每天上下午各一勺,兑水冲服。
②感觉见效慢:
叔叔吃了两代药后,感觉口气往回返,有所好转。对中医的偏见也不攻自破。
③对中医不了解:
国家现在对中医是扶持政策。《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已经大规模进入中小学的课堂。对于中医学子来说,弘扬中医文化更是不能推脱的责任。
5.太姥爷推荐阅读国医大师朱良春的书。朱良春善用虫类药,要向前辈学习。正好爸爸之前读过,翻出来又给我继续看。
《朱良春虫类药的应用》
《朱良春医集》主治医生:曹大夫、王大夫记录者:滋晗福洋中医内科诊所
我是谁:中医世家,从小背着汤药歌在爸爸的医馆长大,见证了无数人被爸爸治愈的滋晗。
医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rhxcwz/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