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课结束后北电科学子拿着自己染的蓝印花布自信地说要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一场直播结束后已近古稀之年的文化学者感叹是新技术、新平台让苑囿文化得以更快、更广地传播展会上北京亦庄打造的超写实数字人“忆琪”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靓丽的形象展现了科文融合的温度公司中一群人正在借助数字的力量让《千里江山图》变得好玩起来……乍一看,并不相关,再一想,原是文化和创新的线穿越时空,让一个个符号有了归属,终成了独特的亦城文化。9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一直以来,勇当首都文化创新开路先锋的北京经开区积极打造创新高地孕育创新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以文明传承赓续精神之根,以文化创新激扬发展之力。科技赋能做强科文融合品牌8月3日,以“创新文化沁时代·踔厉奋发当先锋·铸就辉煌向未来”为主题的经开区第三届“大都东南”科技艺术节暨第十五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举行。涵盖了原创歌曲、原创音乐舞蹈剧、歌曲联唱、歌曲合唱和VR+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在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先进的声光电系统、5G+8K、广电级别的直转播设备,以及场地内10块高清分屏的呈现中,展现了独特视听效果。△歌舞选段《亦梦亦真》。作为经开区品牌文化活动,“大都东南”科技艺术节已连续举办了三届,新一届活动的启幕,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艺术深度融合,提升亦庄新城的公共文化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区域职工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全方位展现经开区科文融合产业的魅力。这正是经开区大力推动科文融合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近年来,经开区积极推进以科技文化融合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加速发展,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持续优化科文融合产业空间,培育出了“热带雨林”式的科文融合产业生态。在积极打造推出“北京亦庄·科技馆之城”“亦庄学院”“北京亦庄创新发布”等本土创新文化品牌的同时,也引入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等重点产业活动,在全区营造创新文化浓厚氛围。内核提升打造文化创新地标在今年举办的第二十九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8K超高清创新发展论坛上,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为全市首批认定了40家“新视听空间”进行授牌。经开区区史馆、乡情书斋和位于博大大厦的综合展示空间(包括亦庄新城规划展示中心、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展厅)三处场地入选,被正式列为首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单位,成为综合性的文化精神新地标。地标,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形象,更是城市个性、气质和风貌的体现,是一座城市文化品位和精神的象征。而在经开区,如果说到文化创新地标,就一定绕不开中国(北京)高新视听产业园、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和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8月4日上午,来自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的视听领域外宾代表、国内视听企业代表近30人,走进北京经开区中国(北京)高新视听产业园和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二者一处是全国首个全产业链视听产业园,一处早已成为了北京一张亮丽的城市文化新名片和对经开区为推动区域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品牌建设不断发力的见证。而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则是经开区融媒改革从顶层设计到智能化标准化生产升级实践,作为数字生态的新载体和北京首个以融媒体内容生产为链主聚合产业生态的数字化产业社区,这里集聚了内容生产、视听技术应用共享和创新孵化,将成为数字化产业的新地标。△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此外,已经按下“开工键”的亦城书院和正在加紧规划、明年开工的“数字艺术馆”也将成为亦城文化地标的“新贵”,助力城市功能提档升级,加速产城融合发展,让高质量文化项目进一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文旅融合激发文化供给动能在今年的中国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亦城的“梧桐花”大放异彩,集中展现北京亦庄城市文旅特色,彰显了宜业宜居绿色新城城市活力。人们在首钢园10号馆的3D数字艺术馆看到“梧桐花开、芬芳亦城”;在首钢园2号馆的文旅服务专题展位看到亦城画卷徐徐展开,度广角环屏上,亦城四季美轮美奂。这一刻,身在九月首钢园,却似人在四月宏达路。△服贸会上,以“梧桐花开邀约亦城”为主题的经开区文旅展区。宏达路为人们所熟知的是源于每年的泡桐花开。在今年“开门迎春”北京文旅消费系列活动中,10条“漫步北京-春花烂漫主题游线路”对外发布,经开区“泡桐大道-亦庄新城滨河公园”作为主题游线路东南线,也受到广大市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rhxcwz/10402.html
上一篇文章: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华全国工商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