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贺信 >> 贺信优势 >> 正文 >> 正文

难忘的记忆缅怀叶永烈先生

来源:贺信 时间:2023/1/10
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817/5631700.html

难忘的记忆

——缅怀叶永烈先生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章伟林

叶永烈先生是中国的传奇,他一生创作了万字的作品,体裁遍涉百科,不论在科幻、科普,还是文学与纪实文学领域都取得不凡的成就。作为叶永烈先生的粉丝和朋友,我很荣幸,他每有作品问世,总在 时间寄给我分享,至今我家珍藏着叶永烈先生馈赠的许多著作,如《写给“小叶永烈”》《行走世界》《邓小平改变中国》《江华传》《海峡柔情》《叶永烈笔下风情》《叶永烈科普全集》等等。年8月22日还应叶永烈先生和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的邀请,参加了叶永烈科普作品研讨会。

叶永烈先生一直是我景仰的大哥,他的科普科幻作品影响了几代人,尤其是《十万个为什么》对我的一生影响巨大,是他的作品引导我走向科普创作!

在学生时代,我家里就有一套《十万个为什么》,那是我长兄上大学时留在家里的,成了我的百科全书,还有叶永烈先生的《碳的一家》《金属的世界》《燃烧以后》《塑料的世界》《化学元素漫画》《烟囱剪辫子》《铁马飞奔》等书,每天我都如饥似渴地捧读,解开了许多疑惑。10多岁的我头脑里就烙下了叶永烈先生的大名,成为他的忠实的粉丝,可以说自己是读叶永烈先生的著作长大的,当时真不敢想此生会有机会成为他的朋友。

由于自幼爱好文学与科普,上世纪70年代初我便开始学习写作,在各报刊发表诗歌,偶尔也写几篇科普短文,结识了当地科普创作前辈李谨华先生,成了很投缘的朋友,受他的鼓动和影响,年开始由文学创作为主转向科普创作为主,后又参与编辑《科普文艺》,从而有幸结识叶永烈先生,开始与叶永烈先生书信往来。记得《科普文艺》小报创办时影响不大,年6月,时任主编的李谨华先生参加在宁波举办的为期25天的全国首届科普创作与编辑讲习班,有幸搭建了科普作家网络,于是我们经常向叶永烈、杨潇、郑文光、杨秉辉、严光鉴、劳伯勋等名家约稿,由于名家效应,小报在国内颇具影响。

叶永烈先生本是浙江温州人,他与浙江有着特别的情缘,每次约稿,总是欣然应承,大力支持。虽然叶永烈先生在当时就是一个负有盛名的大作家,是文学界与科普界的一座高峰,然而他没有半点架子,人厚道随和,乐于提携后辈,是个乐于助人的长者。凡有什么事,总是有求必应。由于参编《科普文艺》的原因,我们与叶永烈先生有了密切的书信往来,算起来相识已有三十七八年了,而且从未中断过联系,去年底得知他生病住院,心里一直非常牵挂。5月15日下午获悉叶永烈先生逝世,感觉太突然了,真不愿相信这是事实,没想到真的永远失去了这位可爱可敬的良师益友,我的心连日来一直沉浸在哀痛之中,旧日相处的情景一幕幕浮现脑海中。

记得年我参加全国首届科学诗会回来不久,临海科普作协换届,李谨华当选理事长,我当选副理事长,徐礼富当选秘书长,叶永烈先生从上海发来了贺信,对我们着实鼓励了一番。几年来我们不负叶老所望,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可是到了九十年代,特别是进入年后,由于李谨华身体原因,加上我在国企担任老总无法顾及协会工作,临海科普作协几近瘫痪,叶永烈先生很是牵挂,来信鼓励我们一定要坚守阵营,在他的激励下,我们排除万难,争取得到临海科协的支持,组织会员在临海主要街道设立了5个科普橱窗,坚守科普创作与科普宣传阵地。

台州一直是浙江科普创作的一面旗帜,上世纪八十年代就非常活跃,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科普作家,台州科普作协的主要骨干大都是临海的,进入九十年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许多县市区协会都偃旗息鼓,好多作者都弃笔改行了,仅剩临海黄岩几个作者成为科普创作的 守望着,叶永烈得知情况后,又给李谨华和我写信说:"科普创作贵在坚持",“科普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责任!”鼓励我们要挖掘协会潜力,办好《科普文艺》,积极培养新人,让台州科普创作重新走向全国。

年1月8日临海市科普作家协会重组,我出任新一届主席,叶永烈先生发来贺信,并提出几个建议,他指出新时期搞协会工作,着眼点要放在新人培养上,协会应该成为充电站,要时时为会员充电,这样协会才会有生命力。我们遵循叶永烈的建议,成立了科普创作辅导中心,注重培养和挖掘青少年创作人才,并于当年创办了会报《科普潮》,叶永烈、俞天白等名家惠稿支持,我们重树了临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品牌。

年我们又着手创办《科普作家报》, 时间就将想法告诉叶永烈先生,给他打了个电话,请他担任名誉主编,并请他写个《刊首语》,叶永烈先生欣然应允,第二天晚上就给我回了个电话,说稿子写好,问我电子邮箱。我说我不懂电脑、也没有电脑,电子邮箱也不会。叶永烈先生说这怎么行?现在是信息时代,不懂电脑不会网络会落伍的!他告诉我自己年就开始用电脑写作,不再“笔耕”了,我当时非常惊讶,在电脑上居然能写作。他就耐心讲解电脑的作用与网络的好处,说得我怦然心动,第二天一早就去电脑公司买了个联想电脑,在孩子与朋友的指导下慢慢地尝试用电脑工作了。

叶永烈先生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自年5月开始,经常应邀来临海、椒江、杭州、温州等地义务作科普创作讲座,激发了科普写作热情,推动了科学文化发展。

我与叶永烈先生很有缘,承蒙他的关怀与厚爱,他每有新作出版总忘不了给我寄上一套,每次去什么地方旅游,也总给我发照片分享,节日总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lnwz/9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