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
冰箱里真的有一头猛犸象?!
导读
本刊主编余丽琼
一本孩子气的书
难得遇到一本这样的书:简单诙谐,孩子气的想像看似不动声色,却如暗流一般涌动在文图间。
好的绘本,就在于你会不经意地发现,阅读这本书如同在听孩子讲无厘头的话,在看他们做随心所欲的事。一个个角色的幽默出演,也会把你带到童年,让你尽情体验其中的乐趣。
先来说那头傻傻的猛犸象吧。一上来就用不可思议的方式推翻了常理,不仅从史前穿越到现在,而且,还逃到了冰箱里!被发现后,它一路狂奔逃到了树上,就像做了坏事怕被大人惩罚的孩子。看到树下的人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这头象似乎又忘掉了刚才倒霉的遭遇,松了口气,傻笑起来。
从惊慌到害怕,再到放松,最后到得意,看着它一路在转变的表情,你不得不偷笑:这显然就是孩子的反应嘛!爬到树上更是孩子经常会选择的逃跑方式,往往这时,大人除了在树下干瞪眼,什么也做不了。而这头象呢,干脆就赖在树上,甚至像没事人一样睡着了。要不是小女孩拿胡萝卜来吸引它,估计它就一直这样在树上住下去了。
当小女孩拿着胡萝卜逗引猛犸象回家时,精彩的幽默又来了。你首先看到黑暗中出现了一个可怕的长影子,天哪,好不容易逃过一劫的猛犸象似乎又要面临新的危险!没想到,这只是画家在故弄玄虚,真正出现的,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小女孩,这女孩子正是猛犸象的主人。
虽然象的大和女孩子的小在形体上形成了夸张而滑稽的对比,但你却看到小女孩在振振有辞地训导大象:“我告诉你,这是你最后一次逃跑,不许再有下一次了……”小女孩一脸严肃,大象呢,一副犯了错误被批的可怜表情。两相比较,你又要笑喷掉——原来在孩子的世界里,她就是个大人,那个内心世界最强大的主宰。
最搞笑的,要算那几个抢险队员了。当他们在树下等得不耐烦时,竟编了句“湖里着火了,我们还要去救火呢”的谎话。虽然你明知他们在编织理由推脱麻烦,但那种孩子般的傻气却让你忍俊不禁。
再来看看那对父母。他们在书里戏份并不多,却于细节处透露出一份难得的童心。当猛犸象上了树,大家都无计可施时,爸爸也就理所当然地走了,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更别说回家后跟孩子们计较这次事故的来龙去脉了。再看小女孩卧室的门上,贴着“禁止入内”的警告。可见,她那对可爱的父母,一直都在严格照办,保护着孩子的独立空间。
几乎所有的角色都单纯得可爱,言行里全是孩子的率真、稚气、自然、随意。这似乎让我们明白:像孩子那样生活并不难,与孩子相处更不难,就要看你敢不敢放手了。
趣味中,又不难看出作者埋下的深刻用意。选择猛犸象作为故事的主角,包括在书的结尾处,让那些不再存于世上的远古动物一同出现,是作者精心的暗示。这似乎在告诉我们:自然环境的变化让它们已然消逝,但永恒不变的是孩子躁动的心。这些动物,依旧可以活在孩子的心里——那个柔软、安全、自由并充满爱的想像世界。
我非常喜欢最后那幅画,动物们在夜幕下的房间里相拥而睡、安然入梦……但愿我们的自然和未来的世界,一如这个暖暖灯光下的卧室:恬静、和美、温柔,远离破坏和危险,所有的人和动物都能平等共处、相依相爱、生生不息!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想像出来的故事。一开始猛犸象能躲到冰箱里,就是一个出奇的创想,虽然我们相信这种想像在孩子的世界里并不为过,但终究,我们往下看去时,还是会被一个又一个意外颠覆。当猛犸象的主人——那个最小的小女孩出现,并带着象回到卧室里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哇,原来是这么回事,故事不是无中生有,这一切的发生原来都有前因后果。
赶紧往前翻书,果然,这个孩子,这个家里最小的小女儿从一开始就呆在书里面,只是那时,我们并没有注意到她。正是这个不动声色的孩子,为我们制造了一场可笑的闹剧,但也把童心里最可爱最纯美的那部分拿了出来让我们分享。
对了,还想说的是,这个故事从封面就开始了,然后扉页、正文、后环衬,直至封底,都在讲故事呢,你有没有注意到?如果没有,那就再来读一遍吧!
当我对所有事情都厌倦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你,想到你在世界某个地方生活着、存在着,我就愿意去承受一切。你的存在对我很重要。
——《美国往事》
(年4月《东方娃娃·绘本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lnwz/8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