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泻胃胀 >> 老年胃胀 >> 正文 >> 正文

世界犀牛日从一种虫子的濒危说起he

来源:腹泻胃胀 时间:2020-9-22

今天,9月22日

世界犀牛日

不过我们今天,要从一种虫子说起。

胃蝇是一类非常重口味的寄生昆虫。其幼虫一般寄生在动物的胃部或皮下,以宿主的血肉组织为食。哺乳动物被胃蝇寄生的样子,有点像昆虫被寄生蜂产了卵,偶尔也有人类被寄生的案例,拍出的照片堪称恐怖片。好在每种胃蝇各有自己的宿主,一般并不会乱咬一气。

犀牛胃蝇Gyrostigmarhinocerontis顾名思义,是以犀牛为宿主的胃蝇,它的体型巨大,是非洲最大的蝇类之一,长得有点像黄蜂。是非洲最大的蝇类之一,长得像黄蜂,成年犀牛胃蝇可长到4厘米长,翅展7厘米,经6周的蛹期羽化。成虫口器不发育,无法进食,只能活3~5天,在此期间,雌胃蝇必须找到一只雄性进行交配,然后把卵产到活犀牛头部,通常犀角附近的皮肤上。幼虫刚孵化出来时仅1/4厘米长,它们会穿破犀牛的皮肤进入其血液循环,最后到达犀牛胃部,在那里取食犀牛的血和组织。几个月后,它们会通过犀牛的肛门离开宿主化蛹。虽然这些嗜食血肉的蝇蛆看上去很恶心,但是实际上只要数量不太多,胃蝇对犀牛的影响并不大。

然而重点是,这种虫子现在已经非常非常稀少了,以至于博物馆和分类学家都会为拥有一只犀牛胃蝇的成虫标本而自豪。而另两种同样寄生在犀牛胃中的胃蝇:G.conjungens和G.sumatrensis更惨:人类最后一次见到G.conjungens是在年,而对于G.sumatrensis的全部了解仅来自于一只幼虫。

这些胃蝇减少甚至灭绝的原因,自然是因为犀牛数量的下降。犀牛胃蝇只以非洲的黑犀牛和白犀牛为宿主,而这两种动物的数量持续下降。黑犀牛的数量从年的10万头降到现今约-头,状况是极度濒危,而白犀牛也一度濒临灭绝——北方白犀牛已经被视为灭绝,而南方白犀牛在南非也一度在克鲁格地区完全消失,年重新引入后,数量才有所恢复,现存不到2万头,被列为“近危”物种。

但近年来不断抬头的犀角贸易所带来的盗猎行为,更多地将目标集中到白犀牛身上,使得白犀牛的种群状况也变得岌岌可危。

为什么选择白犀牛?首先是因为它们的数量多,而且它们生活在开阔的平原,找到它们相对容易。黑犀牛在受到攻击之后,会选择主动反击或者遁入树丛,这都为盗猎增加了难度。

而白犀牛更倾向于聚在一起,遇到危险时,它们会转身跑开,然而跑到自以为的安全距离之后,它们又会停下来回头看看情况,这就给了盗猎者可乘之机。另一方面,白犀牛的角也比黑犀牛更大一些,综合各种因素,白犀牛成为了盗猎者的首选目标。

全非洲94%的白犀牛分布在南非。自年以来,南非的犀牛盗猎以每年20倍的速率增长,在年时到达顶峰,一年之内有头犀牛遭到盗猎,平均每个月要死多头犀牛!多数盗猎者并不会因为犀牛角可以再生而只锯部分犀角,他们会先杀死犀牛,然后将犀角从根部整个砍下!

其中克鲁格国家公园是重灾区,全南非被盗猎的犀牛当中有68%是在克鲁格被盗猎的。漫长的国境线和崎岖的地形都使得犀牛保护的工作困难重重。而犀牛盗猎现场一经发现,很快会演变成一场枪战,因为涉及的金额巨大,使得人们不得不以命相搏。而买卖犀牛角赚来的黑钱通常流入地下,成为军火、毒品交易的资金。

非洲各方都为此做出了各种努力。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巡护和犀牛保护工作,出现了各种与犀牛保护相关的会议、书籍、甚至旅游纪念品,与游客直接接触的野外向导更是将犀牛保护宣传工作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之一。

为了避免暴露犀牛的位置,克鲁格国家公园里的动物看板上也不再显示犀牛的动态信息。近年来,犀牛盗猎的势头略有遏制,但情况仍不容乐观。最终要保护犀牛,仍然要犀角需求的终端——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市场改变观念,减少对犀角的需求。

可怕的是,以上所说的两种非洲犀牛还是所有现存犀牛家族中状况最好的两种。分布在亚洲的另外三种犀牛——印度犀牛仅剩只左右;体型最小的苏门答腊犀牛不到80只,爪哇犀牛目前还剩69只。它们的生存状况可以用“岌岌可危”来形容。

失去犀牛对我们究竟有什么影响?并不只是失去一个“威武”、“可爱”或“神奇”、“值得观看”的大型动物。研究显示,犀牛在整个生态系统当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拿白犀牛来说,它们的取食行为会造成高低草错落的植被分布格局,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让很多昆虫、蜘蛛、鸟类受益。

由于白犀牛可以帮助维持开阔的短草场,有利于吃低草的牛羚取食,同时也有利于牛羚及时发现捕食者。其它与犀牛有关的动物包括:牛椋鸟——它们会取食犀牛身上的寄生虫,同时也为犀牛提供警报;牛背鹭与燕卷尾——它们会与犀牛同行,吃被犀牛惊扰起来的昆虫……

以人类的视角来看,我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lnwz/53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