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贺信 >> 贺信优势 >> 正文 >> 正文

马识途100岁之后这10年写也写得,吃也

来源:贺信 时间:2025/7/15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1月13日,腊月初三,文坛巨匠马识途将迎来自己的岁。每年的生日,也是马老与老朋友们一年一度聚会的日子。这是约定俗成的习惯:不做生,不接访,不收礼,和三五老友一起辞旧迎新。“(今年)和往年一样,朋友之间‘打平伙’。”马识途的女儿马万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放眼全国文坛,很难再找到这样一位创作岁月如此持久的作家。“他是中国文化的吉兆,是人瑞,是中国的国宝,是四川的川宝,是作家协会的会宝。”作家蒙,如是评价马识途。今(12)日,中国作家协会向马老发来贺信:“先生风华依旧,令人欣慰……时光流云,先生没有停止创作的脚步,我们欣喜地看到先生作品一部部面世。期颐之寿,先生的作品,令人倾慕;先生的精神,如清风拂过,恩泽后学。”马识途图据马万梅据马万梅介绍,马老每天的作息大致是早上6点过就起床,锻炼、吃早饭,然后用放大镜看看书报。出生于甲寅虎年腊月初三的马识途,一路走来的风雨岁月,就是一部中国近当代史。岁那年,他为自己写了一首四言诗,算是对前年做了个总结:少年救国,负笈出峡。工业救国,一现昙花。参加革命,报效国家。不想当官,却戴乌纱。四十而惑,跟斗扑爬。文革祭旗,监狱为家。不耐沉默,胡乱说话。君子坦荡,乃大傻瓜。阎发令,小鬼来抓,大限一到,跟他去吧。年过百岁之后的10年里,马老的创作力并没有因逐年递增的年龄而衰退,而是越发蓬勃与自由——他曾两度战胜癌症,除了接连出版《百岁拾忆》《马识途文集》《人物印象》等等,还研究起了甲骨文,更在岁高龄出版了甲骨文笔记;此外,马老还办起了书法展,在视力已经不佳的情况下,“蒙着写也要写”;再然后,闲不下来的马老又与《没有硝烟的战线》剧组谈起了谍战剧,在家里给成都小学生们指导作文……马老这条波澜壮阔的生命河流,流向了第个年头,正强而有力地继续向前奔涌着。马老正在为岁生日写“福”图据马万梅一“人无媚骨何嫌瘦,家有藏书不算穷。”年,马识途岁。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展厅里,正展示着马识途亲自挑选出的幅隶书、草书等书法近作。除了现有的名家诗词、成语对联之外,还有马识途自己所作的诗。当文人墨客们来到这幅字面前,都忍不住低低读出了声。作家蒙对此联印象深刻,“一无媚骨,二有诗书”,他从中看到了一名老作家的学养和气度。蒙笑称:“老爷子厉害呀!厉害了,我的伯伯!”在书法展上,坐在轮椅上的马识途神采奕奕,用四川话跟大家打招呼:“吃也吃得,睡也睡得,走也走得,写也写得,受也受得”。马识途前往书法展的路途中图据红星新闻他好吃、好睡,每晚9点上床睡觉,五分钟后就能入睡,一直睡到次日凌晨6点,醒来后做健身操,已坚持了数十年:“阎又派人来请我,我让他带信回去:阎请我去,我不去、不去、就是不去!”马识途从五岁开始习书,主要临汉碑,至今已百余年。据马万梅所说,马老在百岁之后,就不止一次提出想要办展,还要回到老家重庆办展览,她说,其实父亲如今的视力对于写字来说已经很吃力了,但他就算是蒙着写也要写。年6月,马老的《魂系中华——马识途书法展》在重庆市文联美术馆开幕,原本只是展览,但现场许多观众都表示希望收藏,于是拿出了部分作品销售,售卖所得竟然达到50万元。随后,这笔钱被拿来全部捐赠给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设立的“马识途文学奖”,用来“奖励热爱文学、家境贫困的学文学的孩子”。在之前红星新闻记者对马老的专访中,曾记录马识途写书法时,不喜有人在一旁观看,就如闯入者打破了他的安宁。吸满墨汁的毛笔,与宣纸的“亲密接触”,是一种极其细微亲切的美妙感觉,难以言表。马识途说,每当写书法,自己的内心一切都放开了:“心之所至,任意挥洒。”从岁开始,马老会在自己生日那天写“福”,到今年已是第六个年头。今年的福字与往年则有不同。在这幅《福》字背后,还有马老生活中随手记录的打油诗:“大街小巷少行人,惟惧病毒上进门。亲朋避祸早垒散,唯我闭户独伤神。浅唱!”马老今年手写的“福”图据诗婢家美术馆写完,马老说,这个《福》字不够正式,背后还有文字。马老一贯谦逊,谈及书法,他不断强调,写字是自己的业余爱好,写书才是本行,他谦称“我是一个不成器的作家,更不是一个书法家”。在他看来,书法于他而言只是一种交流方式,“我只能说是个写字人。”五年来,马老为生日所作的“福”与“寿”图据诗婢家美术馆二年年底,红星新闻记者去马识途家探望时,马老正在书房翻看《说文解字》。他一边拿着放大镜研究甲骨文、金文,一边还做了一个关于汉字演变过程的表格。在他手写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那些古文字的演变史等内容。“我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做了很多笔记。其中,唐兰教授给我们讲《说文解字》、金文、甲骨文,非常精彩,他们都不写讲义的,但我都记下来了。”到如今,马老还在读甲骨文、金文。虽然那些珍贵的笔记已被销毁,让他很遗憾,但“他们还在我记忆仓库中,我写完《夜谭续记》,还在继续写专门解释那些文字的。”过去几十年的风雨,每当闲下来的时候,这些古文字总是不经意地从他脑海里蹦出来。年,马识途开始写《夜谭续记》。在体检时,他查出了肺癌,需入院治疗。令人欣喜的是,马老奇迹地战胜了病魔。“打倒病魔以后,就想找点事情做。”于是,马识途再次拾起青年时代的课本,开始研究古文字。有时他太投入而会忘乎时间,直到儿女们来叫他吃饭。马识途图据马万梅每日,马识途都这样蜗居书房,乐得其所。在他身后的墙上,挂着自己亲笔写的八个字:“我行我素,无愧无悔”,这是马老坚定的信念。年1月,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专程前往马老家,看望刚刚过生日的马老。据黄立新回忆,马老的讲述思维之敏捷,记忆之清晰,七十多年前的校园往事仿佛就在昨天。交谈间,马老向黄立新提起自己曾一心想做学术,想成为一名语言文字学家,但因为当时地下工作的原因,他错过了好几次可以在甲骨文上做更深入研究的机会。近几年,马老还是对自己的语言文字学专业念念不忘,稍微有点时间,就在回忆与记录师从唐兰等先生的过往和他对古文字学的一些心得。即使中途生病住院,都一直把这部甲骨文书稿记挂心间。出院后他又再次捡起笔,慢慢完成了这本关于甲骨文的手稿。马老说,这算是完成了他一个的心愿。令黄立新没有想到的是,马老兴之所至竟然当即留下他和随行编辑的联系方式,承诺将这个手稿交于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黄立新直言:“这些文字,太珍贵了!”随后,《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出版。在后记里,马识途写道:“我雄心勃勃,却志大才疏、年老体衰,已无法实现这个我心向往之的‘科普甲骨文’的项目。但我这个人又不甘心,偶然得见几页甲骨文列表,其中有一些字记忆犹新,存的且有简解,于是我把我选用的甲骨文汉字对照和简解,分字写出,以便于后学者检读。对西南联大课堂上大师讲授的甲骨文等古文字的回忆与以及对古文字的说解,也许是我这老人所能做的最后一件功德的事吧。请大家斧正。”三百余年间,世界足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zhengxing.net/lnwz/11812.html